宋隱沒有理會滿朝文武的注視,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講解。
“戶部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立刻決定新城稅收額度,并不是戶部不作為,是因為新城剛剛運營,還需要在實踐中才能得知如何給新城定位。”
“只有對新城經濟發展的規模進行摸底,給出的政策才能更加順應民心。”
“相信在座的人,都知道什么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現在,我要說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物價調控進行干預。”
“通過國企操控物價,調高成本,就能有效抑制商人收入過高的問題。”
“朝廷根據市場行情調高或者調低物價,就能控制住經濟。”
“提升物價,百姓消費成本增大,自然會主動回歸勞作。”
“臣認為,任何事情都不會一成不變,理所當然的覺得百姓就不應該富裕,百姓富裕了就要立刻增加稅收,把百姓打回到貧困線下,這樣合適嗎?”
“如果階級觀念那么深,永遠都覺得百姓是下等人,不配擁有過多寶鈔,那大明還能發展嗎?”
宋隱說完,朱元璋和朝臣都沉默了。
細細一想,可不是嗎?
宋隱說得沒錯,簡單地進行物價調控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什么非得要提高稅收,引發民怨呢?
而宋隱話中另外一層意思,也讓他們無地自容。
誰不是百姓出身,誰家里沒有幾房窮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