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如此信任燕王朱棣,萬一他要起兵謀反的話,豈不是......
想到有這種可能性,文武百官頓時人人心思各異。
而此時夜色已深,朱元璋自從看到了相關北平府的奏折后就一直沒有離開過龍椅。
整個人神情嚴肅,久久不發一,但是神色卻涌現出殺意。
一直候在旁邊的胡雄看了朱元璋渾身肅殺之氣,禁不住渾身顫抖。
隨后,一道圣旨從皇宮直奔北平府。
圣旨里是朱元璋對燕王朱棣的斥責。
朱元璋責怪朱棣設置私刑,隨意杖斃百姓,讓朱棣引以為戒,不得再犯。
至于振臂一揮,就能號召起十多萬百姓為朱棣所用的事情,圣旨里一個字都未提,仿佛這件事情從未發生過。
朱棣恭敬地接下圣旨,在傳旨官傳達朱元璋口諭時,態度更是非常誠懇,毫無抱怨。
傳完朱元璋口諭,傳旨官帶著一些朝鮮特產,滿意地回京復命。
年關過后,北平府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與忙碌。
特別是生產建筑材料的各種作坊,更是忙得四腳朝天。
許多百姓和軍戶早已跟他們預訂蓋房的材料,只等忙完春耕后,就著手翻蓋房屋。
而回來休假的黃石等千戶,帶著五千燕衛返回朝鮮。
像于小龍和呂平這些年紀較大的千戶,不再前往朝鮮。
在宋隱提議下,這些對燕王府忠誠度極高的老將,則讓他們去看守武器作坊。
朱棣毫不猶豫接納了宋隱的這個提議。
于小龍和呂平沒想到他們不能再上陣殺敵,也不能遠涉重洋,結果燕王朱棣還把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們。
頓時感動得眼眶都紅了,當即發誓絕對不會讓武器作坊出現一點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