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隱點頭,“朝鮮那些官員確實忠心,而且未沾染上行賄受賄陋習。”
朱高熾心里苦,也只能點頭。
“好吧,我來上奏!”
宋隱和朱棣都笑了。
......
翌日朝會!
朱高熾第一個啟奏,“父皇,兒臣有本啟奏。”
朱棣會意笑了,“太子要奏何事?”
朱高熾神色嚴肅,“啟稟父皇,先帝以德治國,改革藩王俸祿,給朝臣大漲俸祿,現又多了年終獎,恩澤百官......”
“可是仍然有官員貪心不足,各種貪污受賄,德行有缺,有負父皇厚望!”
“聽說朝鮮官員,皆是父皇根據德才兼備選的賢才,在朝鮮口碑極佳。”
“朝鮮官員更是為官多年,按照大明官員升遷規定,朝鮮官員可以晉升為大明官員。”
“吏部尚書胡楊在蘇杭一帶結黨營私,欺壓百姓,為非作歹,錦衣衛已審出幾十名貪官。”
“空出官位,可由朝鮮官員補缺!”
朱高熾的諫,讓滿朝文武眉頭大皺,神色凝重。
朱高熾話音未落,朝堂上已經一片喧嘩。
即便是李景隆和徐輝祖等武勛,也都瞠目結舌。
大明朝官位,何時輪到朝鮮外官來補缺?
“皇上萬萬不可啊!”
即便舉薦的人是太子朱高熾,才晉升吏部尚書沒兩天的暴昭,率先開口勸阻。
“皇上,朝鮮官員不屬于大明官員,不該進入大明朝堂。”
“是啊,皇上,朝鮮一個小小蠻夷藩國,其官員豈可為我大明官員?”
“皇上,大明官員如此多,用不著朝鮮官員補缺。”
“皇上......”
著急諫下,許多人都忘了朝鮮是大明朝藩國,歸根結底,朝鮮官員也是大明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