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全拿了,罵名全他們的。
過上幾年,大家會忘了秦國壓境的真正原因,只記得齊國求助,秦國出于對百姓的憐憫,不得不出兵。
再然后,齊國自知無能力管好社稷,把江山強硬的塞給秦國。
臉呢!
果然一代人比一代人更無恥。
楊束簡直是無恥中的無恥!
這么點的年紀,腦子到底咋長的,不光要疆土,還要斷了他們復國的可能。
閑王搓臉,他兒子要有楊束一半,他就造-反了。
估計用不上他造-反。
直接越過皇帝坐上太上皇的寶座。
那日子,不美滋滋?
閑王嘆氣,下雨天,該打孩子了。
他要爭氣點,他怎么會跑千里讓人欺負。
“此事若順利,朕保證,與閑王府同富貴。”
“爵位世襲。”
“后代再不爭氣,也不會餓死、凍死。”楊束看著閑王道。
閑王斂了神情,“臣要丹書鐵券。”
楊束坐正輕笑,“相識短,君臣間的信任,難免差些。”
“準了。”
“還有其他要求?”楊束起身后,看向閑王。
“許靖州羞辱臣,希望皇上能為臣做主。”閑王對楊束行臣子禮。
“什么?!”
“他好大的膽子!”
“朕說了多少次,要禮待降臣!他竟敢陽奉陰違!”楊束板著臉,怒聲道。
“你且安心,朕饒不了他!”
閑王抬袖擦眼,哽咽出聲,“有皇上這句話,臣瞑目了。”
楊束邁開腳步,怒氣沖沖的往外走,一副要好好跟許靖州算賬的姿態。
拐了一道彎,楊束臉上的怒意沒了,許靖州干什么了?讓閑王這么惱他。
兩人的脾氣,不該合不來啊。
摸了摸下巴,楊束拐進小廳。
朱樂之已經等了一柱香,見到楊束,他立馬站了起來。
“大人如何稱呼?”
許靖州只跟朱樂之說是貴客,并沒告訴他楊束的身份。
“我姓楊,單名一個束字。”
“楊大人。”朱樂之喚,兩秒后,他猛抬頭,滿臉震驚。
“皇!”
“微臣參見皇上!”朱樂之忙行禮。
楊束挑眉,“也許同名同姓呢?”
朱樂之退后一步,以示恭敬,“確有與皇上同名同姓的,但像您這般氣度和風采的,絕無第二人。”
這話說的,真叫人舒服。
許靖州也不知道跟著學學。
楊束在主位坐下,“別多禮了,過來坐。”
“許靖州跟朕談過你,語間,十分贊賞,說你在政務一道,頗有見地。”
朱樂之依在下首坐下,腰背挺直,不卑不亢道“許大人謬贊,臣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
楊束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似隨口問“漳郡新政推行,墾荒屯田,成效初顯,然齊國未平,強鄰環伺,你覺得,秦國下一步當如何穩固根基,積蓄力量?”
楊束沒有問具體事務,而是拋出了一個戰略層面的問題。
朱樂之低頭沉吟,并沒急著回答,組織好語,他才開口“臣以為,治國如烹小鮮,急火猛攻易焦,文火慢燉方得真味。”
“當下秦國,內有新政需深化落實,外有強鄰虎視眈眈,應以內固為主,外拓為輔。”
朱樂之條理清晰,繼續道“對內,當堅定不移的推行墾荒減賦之策,使民有余糧,倉廩充實。”
“同時,大力整飭吏治,選拔才干,令政令暢通,如臂使指。”
“漳郡水師與軍械打造,亦不可松懈。”
“對外……”朱樂之頓了頓,“劉庭岳倒行逆施,根基已朽,我軍可暫緩正面強攻,轉以離間之策,令其內耗加劇。”
“待其內部動蕩,民心離散,我軍再以雷霆之勢東進,必可事半功倍!”
“至于蕭國……”
“目前只能示好,將戰事平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