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太妃一黨感到了莫大的危機,再讓徐勝做大下去,他李家在朝堂上遲早要失去立足之地。
倩太后一邊安撫小皇帝,一邊道:“蕩寇侯收復東南,平叛有功,哀家欲封蕩寇侯為定國公,眾卿以為如何?”
不等百官表態,杏太妃忽然道:“安西侯自任招撫使以來,招安大小勢力數十股,本宮以為,他可封寧國公!”
她的意思很明白,你不封我弟弟寧國公,我也讓你封不成定國公。
李柯等人紛紛附和道:“太妃所有理,安西侯宜封寧國公!”
不少朝臣對這個提議嗤之以鼻,只因李金利招安的都是烏合之眾,還有一些反民首領明面上愿意歸降,實則是緩兵之計。
不過他們知道,不讓李金利封侯,杏太妃也不會讓太后如愿,因此都緘口不。
倩太后沉默了片刻后,道:“李大人勞苦功高,確宜封公。”
徐勝和李金利各自領旨謝恩。
百官隨之議定,過了正月,定國公徐勝遠征西北,寧國公李金利則率軍前往兩湖平叛。
散朝后,徐勝沒有急著回府,而是在金陵城中兜兜轉轉,鉆進了一家酒樓。
這是金陵城中生意最好的酒樓,即便最動蕩的時候,它也不乏食客。
三年前,有小股叛軍潛入金陵,在附近燒殺搶掠,但對這家酒樓卻是秋毫無犯。
伙計一見他走進客棧,便奔過來,驚喜道:“徐大官人,好久不見了,掌柜的天天念叨您呢!”
徐勝微笑道:“出了趟遠門,勞掌柜的掛心了。”
伙計道:“徐大官人吃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