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點了點頭,心里也暗嘆,方顯晧不愧是老牌手機集團的一把手,一下就能猜出他在想什么。
“第三代芯片,這是目前國際上都十分熱門的東西啊。”
方顯晧道:“我們唯我手機集團也研發出了二代芯片,當然,性能上要遜色你們的二代龍芯許多。”
“您謙虛了,但凡可以稱之為二代芯片的就是領先級的科技水準,絕談不上如何遜色。”陳鋒微笑道。
若要用比喻而,一代芯片和二代芯片的差距,就如同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的區別,后者在各方面性能上都要更強一些。
但是總體而,這兩款芯片的功用并沒有太大的差距,能給用戶帶來的體驗感也不會相差太多。
但是三代芯片可就不是汽車能夠類比的東西了,陳鋒和林曉軍私底下討論過,林曉軍認為,三代芯片應該類比的是飛機。
“高效,這就是第三代芯片的核心,同時它還要兼具高性能以及極小體積的諸多優點于一體。”
陳鋒直道:“二代芯片的光刻工藝大概在九納米,而三代芯片,恐怕需要把規格控制在五納米這個范圍。”
這還不算完,就在這如同針尖一般大的芯片上,還要刻上近百億個電路,才能令其真正的成為第三代芯片。
其中的難度,由林曉軍領頭的研究小組已經用了近半年的時間,依舊是進展感人。
“這不是閉門造車就能完成的事。”
方顯晧也點頭道:“我在京華市認識一個朋友,他的集團也在研發芯片,我想,你們一定會有興趣認識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