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伏羲八卦羅盤由玉石打造,小巧精致,整體直徑不足五公分,但內里該有的羅盤結構一樣不落。
此羅盤是當年他十八歲成人禮時,師傅軒轅擎蒼送給他的禮物,他一直隨身佩戴。
他知道師父送他羅盤,本意是想讓他不管在多復雜的情況下,都能找到一條生路,但他這些年帶兵打仗所向披靡,幾乎沒有遇上險境時刻,這塊玉羅盤倒成了他的吉祥物,只是沒想到今天倒是派上用場了。
寧毅手持玉羅盤,前后左右仔細比對了一番,走到石門邊上,找到東南方向站定后,依靠羅盤所示,在腦海里幻化出一張巨大的伏羲八卦圖鋪到圓形空間上,經過一番細致比對,終于找到了十八尊石虎的擺位規律。
眼前這群看似雜亂擺放的石虎,其實只是將本應在相應位置上的石虎方位給打亂掉,但不管方位如何打亂,有一條不變的規律,便是東西南北各個方位上相對應的石虎永遠在同一條凹槽線上。
如此,只要找到引頭那尊石虎,便能很快的將余下十七尊石虎按位歸入。
這便是師父軒轅擎蒼常說的:易是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謂的太極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時物質性的混沌元氣。
最終,無論如何發展,終究都會萬法歸一,是為萬變不離其宗也。
摸準了石虎排列規律,寧毅便以陽南、陰北、東南、北西、東正、西正、東北、西南為八卦方位,開始準備將石虎復位。
按照陽南、天乾對應地坤、陰北,東南、澤兌對應山艮、北西,東正、火離對應水坎、西正,東北、雷震對應西南、西巽,陰極對陽極的順序,便能將石虎復位到原有的八卦方位上。
寧毅走到陰北方位的石虎邊上,蹲下身仔細查看,果不其然,左側邊有一條凹槽徑直延伸到八卦正中方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