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他是一個必死之人我們和他之間牽扯得太多,只會對自身不利。”
“我不想讓咱們父子陷身其中。”
這話有道理!
但劉政卻不能認,孩子的想法雖然不錯,但是他畢竟沒有經歷過朝權爭斗,要知道,這樣的情況下,一旦他們選擇站隊了,那就要一站到底。
如果不能堅持下去,中途反復無常,非但原來的隊伍得罪了,對方要是還不肯接受他們的話,那就是風中燭火。
“我的兒啊,你不知道著朝廷上明爭暗斗的厲害,一旦我們失去了現在已經做好的選擇,那就是無底深淵。”
有一層事情,是劉瓊沒有想到的。
皇帝所以派遣他們過來。雖然是因為劉槿薇的舉薦,但同時還有一條不可忽視的,既皇帝眼下已經沒有什么心腹了,至少明面上看不到過去那么多。
所以無論出于什么考慮,作為君王的他,都必須要重新提拔一些人上來,就算全是廢物,可只要將官員的位置占據了,不是也等于保全自己的權力嗎?
這一次,皇帝將他們父子二人派遣出來,也是這個意思;至少他們父子和皇家有親,至少他們父子過去對“益王”也是誠心實意;所以這是皇帝給他們的機會。
“咱們兩個既要把事情辦好,但是還得辦的相對光明正大。”
一只手搭在兒子的肩膀上,劉政苦口婆心的道:“你的想法固然不錯,可一旦執行了,那就是在抖機靈,到時候陛下會如何看。”
就算他們是直接利用王冕,這倒無所謂,可要是在這時候,轉而投靠沈安,必然會被皇帝認定為,反復無常的之徒。
這幾個字,說出來容易,可是有多大份量。做爹的最清楚。
“當初有多少人,在益王府比我的官職更高,權力更大。”
“可他們最終都與益王,也就是當今陛下行將末路,就是因為他們在辦事的時候,搖擺不定!”
要為皇家辦事,可以用手段,也可以用一點見不得人的勾當,但切記一定要拿捏分寸,并且注意用量。
“什么事情都一樣,一旦要是用的太過,就會適得其反。”
父親的話,給劉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怎么說呢,他承認這些話是有道理的,但是一想到沈安的威嚴,還有自己未來的路途,劉瓊難免還是有些憂心。
而憂心這個東西,也會逐漸演變發展,再加上她本身對自己的一些盲目自信,也就導致了這會他并沒有完全將父親的話,聽進去。
劉瓊覺得,還是他爹這些年沒有接觸朝廷,沒有在外面行走,已經有些跟不上現在的形式。
另外一點,他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僅憑他當時在王畿與父親之間的一番論就聽得出來,他不但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同時也是個天馬行空者。
任何機會,任何想法在迸發之后,他都愿意去嘗試一下。
因為年輕,他并不知道嘗試的背后,是要用多少東西,去坐賭注。
也是因為年輕,才讓他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好像過去的平凡都只是因為不得時勢而已,就好像書中寫的一樣,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雨便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