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梁對外作戰,還要靠沈家在背后支援財政,但是現在雖然國家仍然沒有達到富裕,但是卻可以承擔住一切作戰的消耗,哪怕是吃力一點,但也能承擔了。”
“那這么多前置條件的改變,自然您的心境也會不一樣。”
正所謂有一句俗話說得那樣,有錢的時候看自己人打仗,沒錢的時候,靠自己人打仗。
財政不足,國家方面就支撐不起一場長久的作戰,那個時候他們需要的是速戰速決,在不計較傷亡的前提下,盡快達成目標。
別看傷亡之后,當兵的也需要撫恤,但是撫恤金在當時,本身是一次性給的待遇,可是持續作戰的話,要花費的錢將是撫恤金的無數倍。
所以那個時候國家寧愿讓將士們一片一片地戰死沙場,也不愿意查明局勢,伺機而動。
拖能把一個國家拖垮了,但要是賠錢的話,還真沒聽說誰賠不起。
但是有錢之后就不一樣了,隨著國家財政的提升,自然撫恤金方面以及其他成本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可是前線軍隊得先消耗,其實和過去相比并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因為當兵還是吃那些東西就多了好多種類的副食。
但最后軍隊的主要消耗,沒有變。
那么在這樣的局勢之下,一個經濟強大的國家不就可以在作戰上,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嗎。
減少傷亡本身,除了可以少給一點撫恤金之外,關鍵是他可以節約下來一個培養的成本。
國家沒錢的時候,軍隊除了依靠信仰和訓練之外,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刻要是國家有錢了,除了那兩個因素,還有裝備、福利條件等等若干項需要疊加在一起,那么一個士兵的成本也就增加了。
無音說著,還舉出了例子:“主上僅以現在我們軍中的普通步卒而,從將這些人招收入伍開始,到后來的訓練以及裝備的配發等等。”
“在過去朝廷培養一個士兵,兩年成本全算下來大概是五兩銀子。”
“可是現在呢,卻足足提升到了十二兩。”
“而云州軍就更不一樣了。”說到這無音不禁一笑:“主上您是最清楚的,要訓練一個云州的步卒,三年時間最少一百兩!這還只是基礎花費。”
“成本上存在這么大的差異,所以您現在所著重的點不同,也是正常的。”
無音這些話對于沈安而的確是寬心丸,但他也仍然還需要一點自己思考的時間,畢竟在他看來,其行為的確出現了巨大的改變;
“主上您放心,想考慮多久就考慮多久。”
“我會保護您,至于作戰方面,則有沈玨掌握,管保不會有任何問題。”
“有你們在我的確可以輕松很多。”
沈安一聲長吁,他要去休息了。
即便是前線上炮火重重,但是此刻仍然擋不住沈安的疲累:“要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你在找我;不然就讓我好好睡到自然醒吧。”
“我總覺得只要我這一次能好好睡一覺的話,也許就會變回之前的樣子。”
無音點點頭:“主上放心,我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但是您千千萬萬要調整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