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過藺甲一事,沈安覺得是時候調整一下月照國內的經濟情況了。
夜深人靜,皇宮內燈火闌珊,沈安與藺茯苓并肩漫步于御花園的小徑上,月光如銀,灑在他們身上,為這靜謐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溫馨。
“茯苓,近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沈安輕聲說道,目光望向遠方,似乎在規劃著月照的未來藍圖。
藺茯苓溫柔地握住沈安的手,回應道:“我知你心憂國事,有何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沈安停下腳步,轉身面向藺茯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覺得,商業改革是當下之急。月照雖物產豐富,但貿易往來尚顯閉塞,若能打通商路,必能大大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商業改革,確是個好主意。”藺茯苓點頭贊同,“那你覺得應從何處著手呢?”
“貿易,乃國家之血脈。”沈安沉吟片刻,“我們可以先從普查,國內的物產和制造業情況開始,了解家底,方能有的放矢。”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云層,灑在月照皇宮的金瓦之上,沈安一紙令下,命大臣王四曉即刻著手進行這項艱巨的任務。
王四曉,一位以勤勉著稱的老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組織人手,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工作。
王四曉深知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他親自深入民間,不僅查閱了大量古籍文獻,還派遣得力干將下沉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
這些官員們走街串巷,與百姓交談,詢問他們的生產情況,記錄每一份可能的數據。
經過努力,一份詳盡的,月照國物產與制造業報告,終于呈現在了沈安的案頭。
沈安仔細翻閱著這份沉甸甸的報告,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最終,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海產一欄上,心中有了計較。
“月照臨海,海洋資源得天獨厚,若能有效開發,必將成為國家經濟的新增長點。”沈安心中暗想。
于是,沈安召見了王四曉,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四曉,我看了你的報告,覺得我們月照國的資源以海產為主,我意決定率先開發海洋資源,以漁、礦、運輸為主,你意下如何?”
王四曉聞,心中雖感驚訝,但更多的是振奮:“陛下高瞻遠矚,微臣佩服。只是,這海洋開發具體該如何實施,還請陛下明示。”
沈安微微一笑,緩緩道:“開發海洋,首要任務是發展漁業。但切記,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生態平衡。”
“所謂‘生態’,簡而之,就是自然界萬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若我們過度捕撈,破壞了海洋生態,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王四曉聞,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顯然對這個新概念還有些陌生:“陛下所極是,只是微臣愚鈍,不知具體操作時該如何把握這個度?”
沈安耐心解釋道:“你可以先從制定漁業法規入手,規定每年的休漁期,讓海洋生物有時間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