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到達隨州后,立即展開了全面的調查工作。
他們走訪了隨州駐軍和吳嵐衛的營地,但卻一無所獲,不是查不到,而是不敢查。
當前的局勢之下,吳嵐衛與隨州軍,儼然已經成為沈安和皇帝,暗戰的兩枚棋子,所以他們既不敢隊吳嵐衛動手,也不敢難為隨州軍隊。
如此微妙的局勢之下,讓來此查案的欽差,萬般為難,但是卻又無可奈何,誰讓這兩方的力量,他都難以抗衡呢?
欽差雖然很難受,但卻無計可施。
然而朝廷方面,當下也處在一個相當微妙的局面中。
伴隨著隨州軍與吳嵐衛之間日益激烈的爭斗,朝野上下無不為之震動。
這場紛爭,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席卷了整個朝廷,使得那些平日里深藏不露的暗流,此刻都紛紛浮出水面。
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深邃地俯視著下方文武百官。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波動,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那緊握的拳頭,卻泄露了他內心的緊張與不安。
“眾卿家,近日隨州軍與吳嵐衛之間的爭斗,想必你們都有所耳聞。”
皇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吳嵐衛,乃朕親自設立,其初衷本是為了監察全國有司衙門,確保朝綱穩定。然而,如今事態發展至此,朕也不得不將此事公之于眾。”
下方,百官們面面相覷,心中各有盤算。
他們都知道,吳嵐衛的存在,已經遠遠超出了其最初的職責范圍。
而今,皇帝此舉,無疑是在挑明了與沈安的對抗。
“陛下,吳嵐衛監察有司,本是職責所在。但如今,他們與隨州軍的爭斗,卻似乎有些過了頭。”一位文臣站了出來,聲音中帶著幾分憂慮,“臣擔心,長此以往,恐怕會動搖國本啊。”
皇帝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卿家所,朕豈不知?但如今局勢已至此,朕也只好順水推舟,借吳嵐衛之手,來一場大掃除。至于沈安,他若真心為國,自當理解朕的苦心。”
然而,這話聽在百官耳中,卻如同笑話一般。
他們都知道,沈安與皇帝之間的恩怨,豈是一句“理解苦心”就能化解的?
“陛下,沈安王爺乃國之棟梁,其忠心耿耿,天地可鑒。臣等擔心,若吳嵐衛繼續與隨州軍爭斗,恐怕會逼得沈安大人做出什么過激之舉啊。”另一位武將站了出來,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
皇帝聞,臉色微變,但隨即又恢復了平靜:“卿家多慮了。兄長乃朕之股肱,朕豈會不知他的忠心?只是,有時候,忠心也需要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朕相信,兄長會明白朕的用意。”
然而,這話卻并沒有讓百官們放心。
他們都知道,沈安之前雖然多次,對皇帝的挑釁做出了反應,但一直都沒有難為皇帝的意思。
可是,在上一次爭斗結束后。
沈安曾說過,不會再給皇帝任何機會。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