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淅淅瀝瀝地落下,將刑場上的血跡稀釋成,一道道斑駁的淚痕,整個皇都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往日的繁華與喧囂在此刻都化作了死寂與蒼涼。
皇宮內,皇帝獨自坐在御書房的龍椅上,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難以喻的疲憊與迷茫。
他輕輕揮動手中的朱筆,下達了一道看似冷酷無情的旨意:“云娘娘的尸體,需盡快草草掩埋,不可聲張。”
話語落下,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仿佛這道旨意,不僅是對云娘娘生前所有榮耀,與寵愛的最后諷刺,更是對自己內心痛苦與無奈的一種宣泄。
隨后,皇帝召來了劉順,聲音低沉而堅定:“秦俊的葬禮,務必隆重舉辦。三天之后,文武百官皆需跪送,他將被配享太廟,陵寢就選在帝陵之旁。你明白嗎?”
皇帝的目光如炬,但劉順卻能從那深邃的眼眸中,捕捉到一絲難以說的哀傷與不舍。
“老奴明白。”
劉順低聲回應,心中卻五味雜陳。
他深知,這場葬禮不僅僅是對秦俊的哀悼,更是對云娘娘之死的無聲抗議與哀鳴。
然而,皇命難違,他只能默默地去準備這一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秦俊的葬禮變得莊重而體面。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秦俊的葬禮如期舉行。
天剛蒙蒙亮,皇宮內外便已忙碌起來,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與沉重。
文武百官身著喪服,面容肅穆,依次在宮門外列隊等候。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秦俊的懷念與敬仰,但同時也為云娘娘的離世,感到深深的悲痛與惋惜。
葬禮的儀式莊重而肅穆,隨著哀樂響起,一行人緩緩步入皇宮,走向那莊嚴肅穆的太廟。
秦俊的靈柩,由八名身強力壯的太監抬著,上面覆蓋著金黃色的綢緞,顯得尊貴而莊重。
靈柩兩旁,是手持哀杖的宮女與太監,他們步履沉重,神色哀傷,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無盡的哀思與懷念。
文武百官緊隨其后,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
他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秦俊生前的點點滴滴,那些歡笑與淚水、榮耀與挫折,如今都化作了無盡的回憶與哀愁。
皇帝親自為秦俊扶靈,他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威嚴與冷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悲痛與不舍。
他知道,秦俊的死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損失,更是整個大梁帝國的遺憾與痛楚。
在太廟前,皇帝親手將秦俊的靈位放入了太廟之中。
那一刻,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聲音低沉地對秦俊的靈位說:“秦俊,你走了,但你的精神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我欠你的,欠云兒的,終有一天,我會給出一個交代。”
葬禮的高潮,是文武百官集體跪送的環節。
他們跪在太廟前的空地上,頭低垂,雙手合十,默默地祈禱著。
哀樂聲再次響起,悲壯而凄涼,它似乎在訴說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也在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
隨著哀樂聲漸漸遠去,秦俊的靈柩,被緩緩抬出了皇宮,走向了他最終的歸宿——帝陵之旁的陵寢。
然而,云娘娘的死訊,并沒有因為秦俊的葬禮而被人遺忘。
相反,它像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迅速傳遍了整個大梁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