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云娘娘走后,皇帝雖然一直都在,派人召各樣的女子進宮,整天鶯鶯燕燕,脂粉氣濃重,但卻依舊掩蓋不住,宮闈內外的陰沉。
眼下的皇帝,幾乎是每天,都要和七八個女人在一起耍興。
就算是有再大的事情,他也還是要先和那些女人耍過,才會去處理。
就為這個,朝廷上已經有不少事情被耽誤,但是好在還有一些大臣,能夠撐得起場面。
但是,朝廷上的事務,怎么可以全部依靠這些人?
自從皇帝皇甫胤善,逐漸沉淪于聲色犬馬,荒廢朝政之后,劉順的心情變得異常沉重。
他常常在深夜里,獨自徘徊于宮墻之下,望著那輪孤寂的明月,心中充滿了憂慮與無奈。
他開始理解,為何前任大總管秦俊總是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如今,自己接過了這副重擔,成為了大總管,劉順深知,他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簡單地看待朝廷的局勢和皇帝本人的變化。
這一日清晨,劉順決定前往太廟,尋求先祖們的庇佑與指引。
太廟,這座承載著大梁帝國,成立前后數百年歷史的圣地,對他而,不僅是一個祈福的場所,更是一個尋求心靈慰藉的地方。
劉順身著朝服,步履沉重地穿過了重重宮門,來到了太廟前。
太廟內,香煙繚繞,古木參天,給人一種莊嚴而肅穆的感覺。
劉順緩緩步入太廟,每一步都顯得那么沉重。
他走到香爐前,點燃了三炷香,雙手合十,閉目禱告。在這一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敬畏與虔誠。
“大梁歷代先祖在上,臣劉順今日特來禱告。皇上近日沉迷于聲色犬馬之中,朝綱不振,百姓怨聲載道。臣雖有心輔佐,卻力有不逮。望先祖們在天之靈,能保佑我大梁度過此難關,重振朝綱,恢復往日之輝煌。”
劉順的聲音低沉而虔誠,每一個字,都凝聚著他對未來的期許,和對現狀的擔憂。
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先祖們的庇佑之上。
禱告完畢,劉順將香插入香爐中,深深地磕了一個頭。
他轉身準備離開太廟,然而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一名太監匆匆跑來,手持一封緊急奏疏,神色緊張。
“大總管,不好了!密州都督劉杰有緊急奏報!”
太監氣喘吁吁地說道,將奏疏遞到了劉順的手中。
劉順心中一緊,連忙接過奏疏,快速瀏覽起來。
奏疏中,劉杰詳細描述了,密州刺史王林軒和鎮撫使孔濤,打著為云娘娘報仇的名義,在密州造反的情況。
當前密州局勢危急,叛軍勢如破竹,官軍節節敗退。
劉順越看越心驚,他知道,如果密州失守,將會對整個大梁帝國造成巨大的震動。
看完奏疏,劉順的臉色變得異常凝重。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慌亂。
然而,此刻的他已經明白,自己必須立刻前往御書房,向皇帝稟報此事。于是,他收起奏疏,轉身匆匆離開了太廟。
然而,當劉順趕到御書房時,卻發現皇帝皇甫胤善并不在這里。
他心中一沉,連忙向一旁當值的太監詢問。
太監告訴他,皇帝今天一直呆在百花宮中,與那些女子嬉戲作樂。
劉順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
他明白,此刻的皇帝已經徹底迷失了自我,完全不顧朝政和百姓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