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眾人心頭都是暗自凝重。
沉默片刻后,鄭當仁突然道:“對了殿下,前段時間您讓送往云麓書院的信件,來了回信。”
在曹國公率朝廷大軍來之前,因為秦地缺少讀書人治理各地。
在秦王殿下的建議下,其寫了一封親筆信,送往了云麓書院。
如今時隔一月有余,總算是來了回信。
“哦?信件在哪兒呢?”徐昊看向鄭當仁。
后者忙是從袖袍中拿出了一封信件,伸出雙手遞給了徐昊。
信件的印封很完全,顯然是沒人打開過。
徐昊接過來后,便是當著眾人的面直接打開,宣紙上的內容很少,落款人是云麓書院的大儒王孟舉。
在京都舉辦拍賣會上時,徐昊曾見過這位儒家的大儒。
書信上的內容簡潔,是王孟舉親手所書,其所寫大概意思是,明白了徐昊的意圖,然后述說了一番云麓書院的難處,再委婉的拒絕了徐昊的相邀。
“怎么樣殿下,云麓書院那邊怎么說?”
鄭當仁等人滿臉期待的看向徐昊。
如今的秦地可謂是極其缺少人才,許多地方的縣令之位都還是空懸著的。
若是云麓書院愿意相助,排遣書院中的大才能相助,那秦地可就真的是要百廢待興了。
“還能怎么樣?果然如你們所說,云麓書院拒絕了!”
在當初徐昊打算寫信給云麓書院的時候,眾人就說云麓書院不可能相助了,如今看來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