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被拆穿的鄭當仁嘿嘿笑了兩聲。
旋即,他慫了慫肩,頗為無奈的道:“你看我這處境,雖身為涼州布政使,但卻是被人家欺負得連座以供家人棲息的宅院都買不起。”
“反正楚皇那邊,我已經是徹底死心了。投了秦王多好啊?說不定還能得到重用呢!”
在大楚做官,他已經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或許,跟著徐昊是一條新的出路。
“你鄭當仁沒這么俗!若真要高官厚祿,你當初在京都也不至于頂撞了楚皇,被流放到秦地來,淪落到現在這地步。”
作為好友的吳起,對鄭當仁可謂是了解至深。
當初在京都,如果鄭當仁不是那么死腦筋,愿意低頭,不那么剛正,如何會變成現在這樣?可以說,若他真是為了得到重用,大可不必去投靠徐昊。
因為那怕是現在,鄭當仁只要愿意低頭,京都那邊說不定都能將他調回去,加以重用。
有著這么個條件在,何必跟著隨時會掉腦袋的徐昊呢?
“你還是想要為百姓做點什么是吧?”
“你說什么呢!現在的我啊,是為了高官厚祿!”
“好了,就別扯了,你我之間,還不明白彼此嗎?”吳起嘆了口氣,盯著自己這位好友道:“你是從徐昊身上看到了希望是吧?”
“不然,何必冒著殺頭的風險,去投靠他呢?”
鄭當仁沉默了,苦笑著道:“從稚童時起,我便有一個理想,那就是讓百姓過好日子,讓這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