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電話?”
“沒誰,估計是打錯了。”
電話那頭半天沒人說話,我直接給掛了。
接著剛才的話題,我說道:“大概八百七十三年前,童貫韓世忠之流率領的三路朝廷軍將方臘打的節節敗退,最后起義軍殘兵退回了淳安青溪大本營,他們以威坪山上幫源洞為據點,誓死抵抗,本地流傳的銀架山傳說,就是由那些起義軍攜帶的金銀珠寶堆積而成,而那些金銀,一部分來源于地方豪紳,更大一部分,來源于六州五十二縣的官庫。”
我手指西北方向,說道:“現今的方臘洞景區一帶就是古時的邦源洞,那里距離我們前段時間發現的卒坑源大概只有五公里遠,宋史上記載,世忠偶遇山中野婦,得臘行蹤,單人單槍闖入洞中殺敵四十活擒方臘,這記載的并非真事兒,你去方臘洞看過沒?”
潮生搖頭說沒去過。
我望著他道:“那地方只有一個入口,整體寬度都不到一米,里面還是死路,我們發現水下的漆園遺址,很可能是以前的七賢村舊址,方臘到底是漆園主還是傭工,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前曾在那里生活過好幾年,而卒坑源距離現今的方臘洞景區不過幾公里遠,方臘肯定對那附近的山洞情況了如指掌,只要他不是傻子,就不可能藏到那山洞中束手待斃。”
“所以,那些記載是假的?”
我點頭:“沒錯,我認為史書上記載的那名野婦根本不存在,方臘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方庚,是方庚出賣了他最后的藏身之地給宋軍,水下那座像煙囪一樣的磚塔,你見過了吧?”
潮生點頭。
“塔中供養的那幾十顆骷髏頭,就是方庚全家四十三口,包括他爹方有常也在內,那塔是方臘成事兒后為了不留人口舌,為了彰顯自己仁義大度,特地建造的,作為犯下造反大罪的逆賊,他建造的東西怎么可能保留下來?宋徽宗可沒那么大度啊,想想看,他害怕到都將睦州改成了嚴州,將永平鄉改成了威平鎮。”
“那塔當年沒被拆,唯一合理解釋,就是有人保了下來,這個人就是方庚。”
潮生皺眉問我:“你說的這個方庚名不見經傳,有這么大能量?就算那塔中供奉的是他全家老少,他能左右當時的統治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