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喧囂的鬧市充斥著各種吆喝聲,白煙裊裊,伴隨著各種小吃的出爐,更顯得一片祥和煙火氣。
??一輛馬車停在皇城外,年邁的劉三吾在仆人的攙扶下緩緩走了下來。
??雖說已經八十多歲的高齡,但每天還是精神抖擻,干勁十足,但經歷科舉舞弊之事,短短幾日,已是老態龍鐘,兩眼混沌,甚至到了走路都要人攙扶的地步。
??以前是人老,心不老,可現在,人老了,心也死了。
??抬頭望著威嚴壯麗的皇宮,劉三吾心中五味雜陳,感慨不已。
??其實,他想在離京之前,親自給皇帝說一句歉意的話,但再也沒有機會了。
??奉天殿,文華殿,大本堂,東長房,內閣,朝廷,皇宮,京城……這里再也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二十年讀書,二十年修身,二十年治學,二十年治國,從一個教書先生成為新朝的內閣首輔,風風雨雨一輩子,到頭來卻落得一個身敗名裂,受北人唾罵的下場,當真是可悲!
??因一己之私,鬧出這么大的事情,皇帝能讓他回鄉養老已是念及多年的情分了。
??至于見他,皇帝恐怕不會再見,他從奉天殿離開之時,朱雄英是背對著他的。
??劉三吾是幸運的,他遇到了朱雄英這樣有魄力,有手腕,又有一顆仁義之心的皇帝。
??皇宮外,甲士林立,分列兩排,劉三吾在仆人的攙扶下緩緩走了過去,卻被侍衛攔了上來。
??“劉公,您已經被貶官回鄉,沒有旨意,這宮里,您是進不去了!”
??一身布衣的劉三吾從袖子里緩緩拿出一封書信,說道:“這是老夫之前寫下的治國十策,一直沒來得及交予陛下,勞煩這位將軍呈進宮里!”
??侍衛接了過去,說道:“本將會幫你交給內閣!”
??劉三吾心事已了,抬頭看向同樣宮里的大道,這條路他走了無數次,如今望去,熟悉卻又有著陌生。
??他的路走錯了!
??“老爺,我們該走了!”
??仆人的話讓劉三吾回過神來,嘆息一聲后,離開皇宮。
??“老夫想走出京城,再看看這地方!”
??不舍之情,無以表。!如果您覺得本站還好,,請下載免費小。
??朝廷沒有抄他的家,劉三吾為官清廉,也沒什么財產,父母早已故去,兄長死于元末戰亂,一輩子無兒無女,陪伴自己的只有一個老仆人。
??本以為自己百年以后,如同韓宜可一樣加封文謚,入太廟,賜永興劍,百官送行,太子扶棺,皇帝,皇后親自祭奠,那是何等的風光。
??可這一切皆成夢幻泡影!
??遙想自己,沉浮半生,在朝,他是內閣首輔,天子近臣,在野,他是名聲在外,受人尊重的大儒。
??現在,他走了,卻無一人前來相送,可謂悲涼又悲切。
??走在曾經回府的路上,眼前的一切都是多么熟悉。
??“劉公!”
??不遠處的攤子前,一位小販突然喊了一聲,劉三吾抬頭一看,立馬走了過去,問道:“米粉張,最近生意怎么樣啊!”
??“劉公,還真是您啊,您怎么穿這身……”
??賣米粉的攤主有些不可思議,以前,他見這位大官的時候,身上穿的都是繡紅袍,能穿紅袍的都是大官老爺。
??“不當官了!”
??劉三吾苦笑一聲。
??以前,在下朝回家的路上,他總會坐在這里,吃上一碗家鄉的米粉,一來二去,和這位賣米粉的同鄉也成了半個朋友。
??“劉公,您坐!”
??米粉張用自己的袖子立馬擦了擦凳子,又擦了擦桌子,生怕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