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捏著手中的紙,幾近崩潰。
她不敢相信沈執會背叛她,嫁娶之時,沈執便已立誓此生絕不納妾!
“不……”王氏迫使自己冷靜下來,她方才是被情緒沖昏了頭腦,她了解沈執的為人,更相信兩人之間的感情。
冷靜下來后,王氏才仔細讀著信,信中所書,大多是圍繞著一名喚作訣兒的稚子的功課,并無其他旖旎曖昧之語。
“訣兒……”王氏呢喃著,腦子生疼,但總歸讓她想起來這個名字在何處聽過了,“我想起來了……”
“什么?”楚昭云見王氏松了一口氣的模樣,心想自己可能想錯了,寫信女子大抵不是沈執的外室。
“一直養在外頭,我差點將她母子二人忘了……五年前一位女子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尋到了沈府,說是沈郁的親生孩兒。”
“二房沈郁?沈執的親弟弟?”
“正是,當時二弟不認,那女子就拿出了二弟的信物,二弟惱羞成怒將人趕出了這條街。他向來是個懼怕二弟妹的,便私下求了我家官人,認了這樁荒唐事,但求著讓我家官人去擺平此事。后來我家官人同我提過,他將人送去了江南一帶,但總歸孩子是沈家的骨血,不能放任不管,日后定得接回來,或者送開蒙先生去……”
“原來如此,這些信原是問詢功課。”楚昭云內心有些觸動。
她深知王氏情緒的大起大落,多么堅強的女子,眼下這般還能沉著冷靜的思考,著實令人佩服。
且王氏對沈執的這份信任,倒是顯得她猜測外室一事有些過于冷漠無情了。
楚昭云自省,不能因為自己見過太多的無情與齷齪,就一竿子打死這世上所有的人。
她也是第一次有了這般想法:即使知曉人性的惡,也要有相信世上依然存在真誠善良美好的勇氣。
心中有觸動是一方面,但察覺到王氏有所隱瞞又是另一方面。
她緩了緩神,接著問王氏:“大娘子的大兒子沈確也到了能夠獨當一面的年紀,二房沈郁更是有閱歷之人,怎的沈家家主一死,反倒需要大娘子撐起整個沈府了?”
王氏心中一緊,沒想到楚昭云會這般問,“我……”
“沈郁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確實不像個有擔當的,可大娘子連自己的兒子都信不過嗎?”
“我……”王氏欲又止。
卓知州適時勸著王氏:“事到如今,想趕快找出兇手,就莫要吞吞吐吐。難不成大娘子你是有什么說不出口的隱秘?”
王氏咬緊了后槽牙,回頭看了眼書房外,想著書房內聲音小,應當是傳不出去。
她狠了狠心,知州大人說得對,事到如今沒什么比找兇手更重要。
“沈府不僅有我們這一大家子人和一院子下人,沈家還有若干鋪子,還養著若干蠶農和織工。二弟實在是難堪大任,雖有才能,但二弟也是個心大之人,沒心沒肺之人怎可擔起重任?”
話落,王氏又往前走了幾步,壓低了聲音:“至于確兒……此事還請諸位大人守口如瓶……確兒并非我與官人的親骨血……”
想到沈確也買了安神藥,楚昭云立即問道:“此事,沈確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