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蘇勖聲音發顫:“經鑒別,那是一首四詩!”
“四詩?”
魏王李泰眼前一亮,急聲問道:“敢問學士,那四詩所述,是何等內容?”
“這個…難以斷論....”
蘇勖搖了搖頭,說道:“此石刻無年代款識,無作者姓名....詩文也缺文少字,文字古奧難識,詩意含蓄隱晦。”
“吾等均不知所寫為何,產生于何時,所作何用。”
說著,他話鋒一轉:“不過,老夫與孔祭酒等大儒日夜研究,翻盡典籍,認為此詩乃是古代君王出獵的場面......”
“故而,吾等又稱之為‘獵碣’。”
說到這里,他稱贊道:“世筆跡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跡,近在關中。”
....果然,蘇勖是主周說的支持者......
房俊望著眼前這一幕,眼神發亮。
這一刻,他見證了歷史!
......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范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
對于石鼓文的來源,后世主要分兩派:
主周說,主秦說。
蘇勖剛才提到了“史籀”,是一個人的名字......
歷史上,蘇勖第一個認為,石鼓文是史籀留下的筆跡——這個看法得到李嗣真的附和,張懷瓘的論證。
于是“石鼓”、“石鼓文”從此便得了名!
......
“諸位可能所有不知。”
蘇勖掃視四周,大聲說道:“石鼓上所用字體,乃是介于古文和秦篆之間的‘大篆’!”
忽然。
他的視線落在房俊的身上。
眼睛亮的嚇人,好像發現了寶藏男孩,顫聲嘶吼:
“而房二郎方才所用行書——便是這石鼓文!”
咔嚓!
一聲炸雷在所有人心中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