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生母早逝,因此清王一直被養在溫僖貴妃身邊。
要說啟帝的這么多兒子,最得百姓愛戴的并不是太子,而是這位清王殿下。
民間百姓甚至親切的稱呼他為清賢王。
清王溫潤如玉,方正賢良,廉政嚴明,賢能親民,又有治國之才。
啟安二十七年,圣元西部地區鬧蝗災,農作物顆粒無收,清王前去清理蝗災,安頓災民。
在清王的安撫下,當地災民竟無一怨,亦無暴亂。
啟安二十九年,圣元北部城池干旱,亦是清王前去抗旱救災,安頓災民。
啟安三十年,圣元南方城池洪澇嚴重,清王前去修建大壩、治理洪澇,安頓受災百姓。
如今已是啟安三十一年冬,清王殿下才緩緩歸矣。
百姓們信賴他,受災的城池只有他去后,百姓們才覺得主心骨來了。
因此哪怕當地受災嚴重,百姓們也有信心能夠挺過去,從來不會發生暴亂。
百姓們如此信賴他,正是因為清王為人光明磊落,愛民如子,廉政無比。
他救災期間與百姓同吃同睡,絕不允許當地官員貪污賑災糧、賑災銀。
別的官員賑災時,賑災糧能到百姓手里一小半就是好官。
可清王賑災時,恨不得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去貼補賑災糧,貼補受災百姓。
他政績光輝,陛下不知賞了多少金銀,但清王府內的裝潢卻連有些官員府邸都不如。
便是他每次賑災時,都將自己的賞賜全部拿出救治災民,只愿災民能夠更快的恢復正常生活。
圣元朝堂的官員如今風氣不正,明面上看著好像還是那么回事,但內里貪污腐敗、早已是一團晦氣。
而清王的存在,于著圣元朝堂,仿佛是啟明星般的人物,于圣元百姓而,也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清王出淤泥而不染,如芝蘭玉樹、空谷幽蘭,實在是難能可貴。
如今清王回朝,皇都內的百姓各個都想去一睹清王風姿,街道上人頭攢動,擁擠非常。
,content_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