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被百姓捧上神壇,這件事讓所有百姓大失所望,他們曾經對清王有多信賴,此時就有多失望。
以往那些強烈的熱情,變成了指責和謾罵,每日都有人堵在清王府外請命,要求處死清王。
清王出府時,會被百姓丟臭雞蛋和糞便。
所有曾追崇清王的人,此時都對他避如蛇蝎。
這個時候只有余慧秀陪在他身邊。
余慧秀是最大方得體的貴女,在面對清王時展現出了極大的勇氣。
她說她相信清王,她說她要陪著他。
為了不牽連余家,她自請在余家除去名字,和余家斷絕了關系。
自此她不再是余家的貴女,不再是余老太傅最懂事得體的孫女,她只是余慧秀,喜歡清王的余慧秀。
清王被扔臭雞蛋時,她陪在清王身邊。
清王被下了大獄時,她陪在清王身邊。
后來清王自不渡江邊自盡、向天下人謝罪時,她仍舊陪在清王身邊。
她對清王說,我很快就來找你。
她選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將清王下葬,清王的墓穴邊,她為自己留了位置。
她說生不能同眠,死后亦要同穴。
處理好清王的后事,余慧秀又被接回了余府,轉頭她三尺白綾便橫了梁,意欲追隨清王而去,被眼尖的丫鬟救下。
她萬念俱灰一心求死,可是在聽到啟帝下令抹去清王在圣元的所有痕跡時,余慧秀決定活下來。
啟帝恨極怒極,揚沒有這個兒子,抹去了他存在的所有痕跡。
余慧秀想著,自己活著,最起碼還會有人記得他的名字,最起碼還會有人相信他。
于是她割發出家,與青燈古佛為伴,宛若行尸走肉的活著。
終其一生,只為了這世間還有人記住清王的名字。
,content_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