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屬實冷漠,讓朱楨都難以接受。
他不顧朱鎮太子身份,直接道:“太子殿下說這話是否有些太過分了些?”
“過分?”
“有嗎?”
朱鎮神情淡然。
其實他心里還有句話沒說,他這位三哥也是個廢物,完全沒有發揮出皇子的作用。
“楊師厚抬棺出征,他為戰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宗于海臨危受命,幾欲翻盤,乃是時遇不濟,還有諸多戰死將士,他們在戰場上流血拼殺,都是大梁的英雄而非恥辱!”
朱楨冷聲道:“你不覺得這話太刻薄了嗎?”
“英雄?”
“致使百萬大軍覆滅的英雄?”
朱鎮淡淡道:“你全程參與了戰爭,你來說說,這該如何解釋?”
“你……”
朱楨感受到了朱鎮對他的輕視。
他也知道自己這位四弟從小就比其他人出眾,尤其是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這點跟他父皇很像,使得他直都有傲氣。
在被正式立了太子之后,這種傲氣更加明顯。
他誰都看不起。
未等朱楨說什么,朱鎮又接著道:“本宮受父皇之命,來此重建守邊軍隊,主要是重整軍容,重振軍風,像以前那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罷,他就轉身離開。
來這里只是隨意看看,毫無任何祭奠之心。
他剛才說的也是真實想法。
上次戰敗之后,駐守邊境的軍隊的也完全廢了。
國家經歷動蕩,邊境守軍也未重新整治,這次他過來就是要重新整頓。
新的邊境守軍是以朱鎮的十萬玄甲軍為基礎,另有二十萬軍隊組成,共計三十萬!
這還只是開始,后續會逐步增加。
朱楨知道他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
連邊境都完全交給了朱鎮。
并且,全國范圍內的新軍征募,組建,訓練事宜也由朱鎮主持操辦。
這權力可是太大了。
新組建的邊境守軍都要改為鎮邊軍。
鎮可是朱鎮的鎮。
所有軍隊都打上了他的烙印。
朱楨有些不服氣,但并不嫉妒,曾經他也有這樣的機會。
他曾出訪大康,又隨軍出征,若能贏得勝利,便是巨大功績,可失敗了。
所以也沒什么不平。
他已經跟父皇請求就藩,封地就選在了邊境的陽合帶,他要守衛邊疆,等到發起反攻時,充當先鋒。
朱楨確實比以往要沉穩不少,有經歷就有成長。
只是朱鎮的態度,讓他很不舒服。
見其要離開。
朱楨大聲道:“如果你沒有敬畏之心,怕是也難得勝利。”
“你是說本宮會失敗嗎?”
“本宮可絕不會失敗。”
朱鎮沒有多,直接離開。
大寧與梁國的邊境線上,多山巒起伏,唯有具備戰爭條件,能正常通行的就是與源州的交界處。
朱鎮騎馬奔走于這片平原,雖已過去幾年,但還能看出當時遺留的戰爭痕跡。
眺望遠處,能看到有著密布的溝壑縱橫。
朱鎮腦海中依據曾看過的詳細戰報結合現場模擬著場景。
就是這些溝壑先后發揮作用,讓梁軍損失慘重。
尤其是最后的火燒更是絕筆!
精彩!
朱鎮想著也不由的感嘆。
當然此役最高明的是,長途奔襲至梁國本土,從而徹底扭轉了戰局。
朱鎮幾乎把那份戰報翻爛了。
以軍事的眼光來看,這場戰疫是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足矣載入史冊。
敗的不冤!
朱鎮是有傲氣,是有很多缺點,但他的軍事才能不可磨滅。
其手組建訓練而成的玄甲軍是梁國數數二的強力軍種。
梁國曾有支王牌軍隊,也是獨無二的重裝騎兵。
玄甲軍是重裝騎兵的退階版,兼顧二者優勢,曾有輝煌戰績。
看過之后,朱鎮停留了并不長的時間就回去。
都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