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進諫之人被眾人駁斥,可此事一出,殷稷帝王的威嚴還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釁和危機。
倘若任由事態發展,一旦到了百姓都覺得皇帝不孝的地步,他的皇位如何坐得穩?
殷稷顯然預見了這樣的后果,精神肉眼可見的緊繃,幾乎整宿整宿的睡不著,態度卻十分堅決,莫說松口,甚至連一點緩和的余地都沒有。
這讓船上的氣氛越發凝滯。
日子難過到連蔡添喜這樣的人都撐不下去了,他一向是比謝蘊更忌諱插手朝政的,這次卻忍不住來尋了謝蘊,明里暗里求她去勸勸殷稷。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做事不能著急,總有機會的,您說是不是?”
謝蘊沒有應聲,理智上她當然知道該勸一勸殷稷,要他懸崖勒馬,及時止損。
可對方如此想要做一件事,那必然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若是自己這時候去勸他,豈不是相當于站在了殷稷的對立面?
她不愿意做這種事。
她左右為難,最后還是去了一趟議政廳。
里頭的折子散落了一地,殷稷卻連看都沒有要看的意思,謝蘊明白,那些都是進諫請他收手的。
她心口發堵,只是看著這些雪花似的折子她都感覺到了那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壓力,殷稷身在其中,感受會有多糟糕?
到底是什么事,讓他寧肯付出這么大的代價也要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