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盞茶喝完,見他們吵得精疲力盡,聲息比剛才低了許多,這才不急不緩的開口:
“你們一方說蠶絲供足了,另一方說蠶絲少了兩箱。”
那么問題來了。
“憑空消失的這兩箱蠶絲,到底去哪了?”
他們都認為對方貪了,但各自都聲稱無辜。
那憤怒的模樣,不似作假。
兩箱蠶絲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發不了財,富不了家,最重要的是他們無端背了黑鍋,咽不下這口氣,才會越鬧越大。
葉錦瀟看著雙方,道:
“我給你們出個主意,就當這兩箱蠶絲長腳跑了,一邊承擔一箱蠶絲的損失,至于打人的,受傷的,該怎么賠就怎么賠。”
“再鬧下去,只會耽誤雙方掙錢。”
“還有你們說的西寧國、南淵國,你們當真認為別人兩個泱泱大國,會為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動兵動力、勞民傷財?”
遠江國不依,一口咬定是桑南國動了手腳。
桑南國可不背這口黑鍋。
韓會長最終做出一個決定:
“日后蠶絲的供貨價格壓低一成,你們遠江國意下如何?”
供貨價低了,商人則賺的少。
商人賺的少,下面養蠶的農戶、賣糧食的、租聘田地的,所有人都接連受到影響。
遠江國在利益上得了這么大的好處,自然立即應下。
桑南國正有所不滿,韓會長道:
“讓農戶多養些蠶,把蠶絲的數量提上去,就能彌補差價了,頂多是辛苦一些。”
終,事情只能這么勉強解決了。
這場爭執里,遠江國可謂占到了最大的利益。
可讓葉錦瀟好奇的是,那消失的兩箱蠶絲,到底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