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漢初年。
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年代。
溯源,皇帝這說辭是打從嬴政才開始有的。
有些可以借鑒的,自然跟著嬴政定下的規矩走。
但總有他來不及定下的規矩。
譬如說——皇后。
嬴政未有立后,對于皇后的一應規矩儀仗都還沒來得及定下。
嚴格意義上而,呂雉便是封建王朝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皇后。
所以人們無法篤定,一國皇后,應當手握什么樣的權柄才合適。
尤其是呂雉并非劉邦登基后才迎娶的,而是實打實的隨著他一起問鼎天下的。
所以漢初的帝后關系,與后世傳統意義上的帝后關系是不太一樣的。
雖然遠不到帝后共分天下的地步,但是劉邦所要做的許多決定,都會與呂雉商議后再定論。
其中較具代表性的,當屬對漢初幾位異姓王侯的處決。
為什么說嚴格意義上而,不算是劉邦親自動的手呢?
因為動手的人——是呂雉。
畫面緩緩被金光籠罩,背景樂也漸漸變得悲愴起來。
一行金色的飄逸大字漸漸定格在畫面上。
曲終人散——八王之死。
若離別難免,又何必相會?
嘆息聲悠悠然的灑落了天地。
碎散的星光緩緩飄蕩,點亮了一道挺拔驕矜的身影。
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兵仙’,韓信也。
影影綽綽的月光之下,兩道人影靜靜相對。
著文官長袍的男人頓了許久,才慢慢道。
“陳豨死了。”
將軍面色一僵,臉色漸漸難看了下來。
“蕭何,你什么意思?”
蕭何定定的看著他,閉了閉眼,又說。
“沒別的意思,只是通知你一聲,前面在辦宴會,列候群臣都要來慶賀。”
他說,你若不想被懷疑,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韓信終究是去了。
這一去,沒能回來。
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鐘室。
灼灼璀璨了一整個喧囂時代的韓信,一手送葬了霸王末路的兵仙韓信。
就這么死了。
被他曾經的領路人,那個慈和的長者,親口騙上了黃泉之路。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歷史的舞臺我親自帶你走上,臨終的末路我親自為你接引。
曲終人散,一道嘆息也罷。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人常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韓信的死,帶著極為悲涼的意味。
誠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