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洪武一朝的臣子們臉色不禁都染上了復雜和懷念之色。
常遇春,洪武二年卒。
他太早的離開人世,如今也不過是徒留回憶罷了。
徐達和湯和等人都復雜的嘆了口氣。
“哎……實在是可惜,如果能有機會一起這樣站在天幕下,指不定那家伙現在如何嘚瑟呢。”
李善長笑,“想什么呢!天幕之,萬代可見也,想來如今他也站在天空下與我們共賞天幕才是!”
惆悵的氛圍頓時消散了不少。
眾人想想也釋然了。
角落里,劉伯溫幽幽然說。
“想他了?不如求求洪武爺,好下去和他相會嘛。”
眾人:…………
……
畫面繼續悠悠然的轉過。
點點星光的凝聚在一起,點亮了下一個身影。
神色沉穩,氣質灑脫的長袍男子拂袖而笑,握劍而斬風,眉梢微挑,眸中帶著洞察一切的明銳。
大明柱國元帥——湯和
明銳善斷,目光毒辣,大明柱國之基,當屬湯和。
同為大明定國之功臣,湯和的名氣不如徐達和常遇春。
徐達,天生之帥才也,其智謀勇武,千古獨一。
常遇春,天生之猛將也,其悍勇無畏,百代難遇。
比軍事能力,湯和稍遜徐達。
比先鋒之勇,湯和不如常遇春。
徐達一生只輸了一場,常遇春一場都沒輸過。
但湯和的敗績數也數不清。
可是大明開國的五大元老,湯和必居一席之地。
當年,朱元璋參軍,是湯和一封一封信寫給他的。
后來,徐達和常遇春在外北伐,兵將是他殫精竭慮操練的。
——湯和,統軍之才也。
方孝孺說:沉毅質直,勇而善斷,不妄發,入聞國論,一語不泄于左右。
王世貞說:以湯信公之戰伐,其績何寥寥也!
朱元璋賜:千年不朽勛臣府,萬古長青信國祠。
對大明的功績,湯和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