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面漸漸轉過,白光將整個畫面都吞噬。
繼而浮現了幾個閃爍著金光的大字。
空印案
眾所周知。
老朱呢,對于數字和經濟方面,都是不太敏感的。
他也許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杰出的經濟學家。
按照常理,能當皇帝的,從小那都是王宮貴胄,哪怕不懂經濟,對錢也是有種天然的敏銳度的。
劉邦和朱元璋屬于特例中的特例。
劉邦雖然也沒什么經濟腦子,但勝在他媳婦兒靠譜。
呂雉在商業和經濟方面的敏銳度是十分恐怖的,這也使得漢初在那樣紊亂的局面下各方面都能井井有條不出差錯。
漢初的無為而治聽著簡單,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
什么時候該調控,什么時候該推進,需要當權者心里如明鏡一樣。
朱元璋的這個數字和經濟方面的不敏感性,甚至還導致了之后一件禍患無窮的貨幣災難,此事容后再提。
空印案具體是怎么個事兒呢?
最開始來說,是因為當時的交通太不發達了。
按照明律規定: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戶部報告地方的財政。
那時候不像現在,打個電話發個郵件就完事兒了。
況且哪怕是現在,出現個問題來回拉扯也要耗費數天的時間。
別說那個時候了,一旦出個問題,來回跑一趟得多久不說,一趟能能不能真的解決還是個大問題。
大明的地盤可不小,每年每個地方都要往南京去一趟,附近的縣還好,稍遠點的,廣西甘陜地帶,那真是要老命了。
于是呢,官員們自己私下里琢磨了一套心照不宣的“小對策”。
天幕前。
洪武的武將還在懵逼,文臣們,尤其是戶部的官員們。
幾乎瞬間小臉就唰白唰白了!!
朱元璋微微瞇起了眼睛。
戶部的官員們腿一軟,癱坐在地,渾身都控制不住的打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