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范仲淹作為文臣,被仁宗病急亂投醫的丟到北疆。
同去的有韓琦、歐陽修、尹洙等名氣同樣不小的文臣。
當時的話事人主要分兩派,一派以范仲淹、歐陽修為首,另一派以韓琦、尹洙為首。
狄青最先由尹洙舉薦給范仲淹和韓琦,故而算是韓琦一派。
兩派人在對西夏的戰略政見上較為不和。
韓琦一派較為激進,抱持不顧一切就是干的對敵準則;范仲淹一派則相對謹慎,常常事先花大功夫做好守備再謀攻打。
韓派嫌范派畏畏縮縮浪費時間浪費錢,范派嫌韓派愚蠢莽撞不計后果,雙方常常因此吵得水火不容見面都要互相淬上兩口那種程度。
當然了,再怎么吵明眼人心里也都有數,歸根結底大家都是為了大宋,稱不上什么生死仇敵。
這其實不是什么需要保守的大秘密,只是政治場上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罷了。
但,狄青不懂。
慶歷二年,震動一時的水洛城事件爆發。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叫劉滬的邊將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不顧命令堅決發動了群眾修筑了水洛城邊防工程。
韓派得知后大為震怒,罵他“不服節制、違抗軍令”,并且將筑城歸納為“四害而無一利”,即分散兵力、徒增費用、重傷民力、滋生禍亂。
范派則說“進修水洛,斷賊入秦亭之路,其利甚大”。
最生氣的是尹洙。
因為當時是他命令劉滬不準修水洛城,劉滬嚴格來說是直接違抗了他的命令。
剛好小狄在自己手底下,尹洙一時上頭大怒之下命令小狄將軍去把劉滬捉拿歸案。
狄青得了令,二話不說悶頭就去了。
被狄青逮小雞崽一樣逮住的時候,劉滬大為震驚,“您果真要抓我?!”
狄青不僅把人捉了,還捉進了大獄私自動用了極重的刑罰幾乎將劉滬折磨至死。
劉滬可是范仲淹大力要保的人,何況此時只是尹洙火氣上頭,韓琦還沒發話呢,更別說遠處的仁宗更沒有表態呢(這劉滬祖祖上跟趙匡胤一系甚至有點關系)。
大家都和稀泥等大佬們最終發話呢,你小狄這個緊要關頭不管三七二十一過去把人給逮了,倒是順了尹洙的命,問題是你打了范仲淹和皇帝的臉啊!
據說聽聞這事兒的北邊兒朝官們幾乎都倒抽了一口冷氣。
范仲淹一派的人聽聞此時大為震怒,“范大人,當初您施恩于這小子,他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您!!”
范仲淹久未語,只臉色也說不上好看。
后來,朝中爭執數日,劉滬被判為功臣釋放(修筑水洛城功在千秋,且發動當地羌族并未增費用傷民力),而尹洙則被處罰。
好了。
結果蓋棺定論,正的反的都隱匿不表態了。
誰最尷尬?
狄青。
經此一役,他算是徹底得罪了范派,范仲淹縱然只懲處了尹洙念在舊情并未牽連他,但從那以后,也與他漸行漸遠。
彈幕有點感慨。
小狄將軍這情商,真是……沒得說
我算是想不明白了,別的不說,范仲淹好歹對他也算是半師之恩吧?這點面子都不肯給也是醉了
估計他都不一定想到那一層了(無以對)
狄青這一手確實挺迷惑的,劉滬是個好將軍,不管怎么說他都不該動用私刑,何必呢
天幕前。
不少玩政治的大佬也都在看過了完整事件后略略沉默。
程咬金翹著二郎腿一邊兒往嘴里塞橘子一邊兒唏噓。
“嗨,可憐的小狄,老子就說了,他們那些玩政治的,心~都~臟~!”
唐初的官員們頓了一剎,遂即怒瞪了過去,凝視著程咬金賊里賊氣的賤樣子,咬牙切齒。
“程!黑!子!!你哪兒來的臉說?!!”
尉遲敬德和秦瓊等人對視一眼,眼疾手快的迅速一前一后按住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