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拍了拍她的手背,“那是月兒臨走時留下來的,說是以備不時之需。”
李氏此時也有了些許希望,眼睛直直的盯著產房的門。
大概過了一刻鐘吧,產房的門再次打開了,出來的是產婆,她此刻雖然狼狽,但是面帶喜色,“老夫人,各位夫人,血止住了,母子均安。大姑娘生了一對龍鳳胎,恭喜啊。”
“好!好!好!賞!”張氏臉色的喜色溢于表。
“是。”劉嬤嬤立刻從懷里拿出一個荷包遞給產婆。
眾人此刻才放下心來,喜事,真是天大的喜事。
翌日的朝堂,熱鬧非凡。
文武百官紛紛議論著該如何給鎮國將軍府定罪,現在已經分為兩派。一方是以劉成為主的,誓要將鎮國將軍府定罪。另一方是以張閣老為主的反對方。
相較于昨日淡定非常的張閣老等人,今日就顯得爭鋒相對了。
“王爺,皇上病重前只是將鎮國將軍收押,禁止鎮國將軍府內人員出入。并沒有給鎮國將軍府定罪,所以,此事還需徹查,怎可如此輕易定論。”張閣老不卑不亢,簡單明了的敘述事實。
“張閣老此差矣,此事人證物證齊全,罪名還有何異議?皇上現如今昏迷不醒,也不知何事才能醒來。總不能一直拖著不解決吧?這讓天下百姓如何看?”劉成第一時間跳出來反駁。
“人證物證齊全?不盡然吧。我記得當時只有北疆三皇子的書信為證,甚至也沒有鎮國將軍與之的回信,物證都不齊全,更何來人證之說?”林太傅語犀利,只說的劉成臉色難看。
“怎會沒有人證?本侯找到了蘇桓曾經的一個親兵,他能證明蘇桓一直跟北疆有勾結。”
“口說無憑,本官只看證據。除了北疆三皇子單方面給鎮國將軍寫的信外,可有搜集到將軍的回信?”面對劉成的挑釁,林太傅不緊不慢,不卑不亢的回應。
“林澤,你休得替蘇桓狡辯。”劉成氣的直呼其名。
“本官只是實事求是,何來狡辯之說。鎮國將軍府幾代忠君愛國,為大慶立下汗馬功勞。不可能僅僅因為這種莫須有的罪名就······”
“什么叫莫須有的罪名?證據早就呈到御前,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侯爺,證據呈到御前只是一個程序,事情并沒有調查清楚怎能隨意定罪?”大理寺卿李元出反對,“況且皇上病重前說了,等查明真相再做定奪。侯爺現在想要定鎮國將軍府的罪,恐怕得拿出更有力得證據才行。”
“北疆三皇子得親筆書信,還能有假?”劉成氣的吹胡子瞪眼的。
“哈哈哈,侯爺,您也是為官多年的老臣了。北疆與我大慶一向是同水火,鎮國將軍更是在戰場上一次次的擊敗對方,我若說北疆此次就是用的離間計,想讓我大慶失去鎮國將軍這位忠臣強將,那也是說的通的吧。”
“你······李元,你強詞奪理。”
“本官就事論事,一切也都是合理的猜測。”
“謬論······”
“侯爺還是說些有用的吧,若那么想定鎮國將軍府的罪,好歹拿出些更有利的證據,而不是靠一張嘴。這會讓人覺得,侯爺此舉是想報私怨。”張閣老說的非常不客氣,一點都沒有給劉成留臉面。
“你······”
“夠了,”蕭慎眼神陰沉的看著張閣老等人,“朝堂之上如此吵鬧,不像話。”
看來今日想定蘇桓那老匹夫的罪是不大可能了,人證是么?呵,那就給他們弄個人證出來。
“張閣老等人說的也在理,不能光憑北疆三皇子的書信直接定罪。鎮國將軍好歹是我大慶的重臣,此事還需徹查。”
“王爺!”劉成非常不滿,怎么就還要徹查了。
“侯爺對本王的話有異議?”蕭慎眼神不善的看向劉成,若不是他做事不牢靠,今日怎會被人逼迫如此?
“微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