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在某本書上看到過這么一段話。
從小沒有被善待過的人,長大后也不會善待別人。
道覺自幼受到歧視,從來沒有被人善待過,所以他最后在成佛和成魔之間,選擇了后者。
如果公孫景沒有死的話,他應該是不會成魔的,因為公孫景引導他走向了正道。
可公孫景死了,又是被人害死的,所以道覺所有的信仰都崩塌了。
“道覺和公孫景,是亦師亦友的關系。”
李浮光說道:“道覺并不是一個信仰堅定的人,只是在遇到公孫景之前,只有信仰與他為伴,在公孫景相處的那一年時間里,公孫景教了他很多東西,可以說公孫景是他人生的方向,如果公孫景死了,他就會迷失方向。”
“公孫景曾經答應過他,只要度化了鬼王,公孫景就陪他去普度眾生,讓他早日功德圓滿。所以道覺如此執著于找到公孫景,他只是在找尋自己人生的方向,因此他必須要找到公孫景。”
原來如此。
所有的謎團,都只是源于人的執念和求而不得。
“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宿命的安排。”
李浮光感慨道:“公孫景最初要殺鬼王的時候,是道覺出的主意,讓公孫景感化鬼王,因此鬼王撿回一條命,后來鬼王在轉世輪回的時候,輪回成了兩個人,雯靜和雅靜。”
“而我被呂正先綁架之后,年幼的雯靜安慰了年幼的我,讓我在生命的最后三天感受到了最后的溫暖,冥冥之中,仿佛是鬼王在報恩。”
“公孫景和鬼王的宿命,又變成了你和雅靜的宿命。”
“當年那個告密者,為了自保將公孫景害死,而這一世,身為公孫景轉世的你,又遇到了身為告密者轉世的趙乾坤,趙乾坤又成了你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當年所有人的宿命,持續了一千多年。”奇快妏敩
我同樣感慨萬千,甚至比李浮光還要感慨。
告密者害死了公孫景,而如今這兩個人變成了我和七爺。
如果這一世不是七爺,我的路可能走得更為艱難,甚至根本走不到現在。
可能冥冥之中,就是告密者在向公孫景贖罪吧,只是這種贖罪方式,是老天爺強制要求的,它用的手段叫宿命。
“為什么你一直在我身體里,卻不給我跟你對話的機會?”
我望著李浮光,極為不解:“如果你早點跟我見面,講出這些,我就可以早一點得知真相。”
李浮光卻是搖頭:“我一直都不知道你就是公孫景的轉世,在我恢復了道覺的記憶之后,我的認知和道覺的認知產生了沖突,我的親人是天底下最好的親人,他們甚至能把一個魔,感化成一個有人性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