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行動方便,遇著一些需要掩飾身份的時候,更是好用了。
春棠夏蓮懂了,忙捧著料子去給府里的針線娘,叫她們早些趕制出來。
丫鬟們才走沒多久,秦管事便來了。
他恭恭敬敬遞上一本冊子,報告沈瓊芝:“太太,前番收購藥材的事都辦妥當了,三個車隊的管事怕您等不及,提前寄了信和冊子回來,人和貨都即將上路,再過半個月便可回京了。”
沈瓊芝接過冊子,仔細查看。看完后,她眉頭舒展,面上也有了笑意。
還好秦管事眼光老道,挑選的這幾個車隊管事都是靠譜得力的人,收購藥材一事并沒有遇到什么亂子,反而還節省了不少銀錢。
滿滿三大車隊的藥材,在他們的全部包圓下,最終花了加起來還不到五千兩銀子,可以說是相當便宜了。
并且這幾個管事按照沈瓊芝所交代囑咐的,臨走時特地放出了風聲——
等開春的時候他們要來以三倍價格收一波同樣的藥材,有多少收多少。若是那質量好的,價格還要提!
為了證明他們承諾的可靠性,管事們特地跑了幾個大藥鋪子,每個鋪子放了一百兩銀子作為定金。
這個事傳開后,當地所有的藥鋪都眼熱了,趕緊聯系相熟的鄉民們收購藥材,并許諾多給一些錢,還找人專門去山上撒種種植。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演變成了謠。有人說京中那邊研發出了治癆病的新方子,恰好要用到這些藥材,所以許多商行都在大力收購,往后價格只會越來越高。
草藥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不用費什么力氣照料的,全是靠山吃山,碰到就是運氣。價格的抬高讓很多鄉民都跑去挖,挖沒了就自家在后院種。
人都會本能奔逐利益,有好處的事情誰不愿意做?更何況藥草種子也不貴,不過是順手的事情,不耽誤種莊稼。許多家里有老人小孩的,都會想辦法在屋前屋后種上這些藥草,還有跑去荒地種的。
雖然這個謠的走向有些出乎沈瓊芝的意料,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
無論出了什么偏差,只要結果是她所需要的就好。算上中間收獲曬干寄存的一批,再算上開春后新長出來的那一批,蟲災這一劫難應該是可以勉強扛過去。
沈瓊芝把早已準備好的治療蟲病的方子交給了秦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