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讓部分人覺得不太能理解,但絕大多數客人還是支持的。
畢竟這玩意說多了也就二十塊錢,大多數人都能買得起,你買三只他買四只,別人還要不要了?
最主要的是,受限于店鋪的大小,以及設備的數量,工作時間等因素,沈秋生每天只固定鹵二十只燒雞,絕不多賣。
這使得很多人早早的就排隊買燒雞,根本等不到下午,更別說晚上了。
姚雨葭見燒雞賣的這么好,建議沈秋生要不然招兩個人幫忙,每天多弄點。
不說一天百八十只,就算弄五十只也好啊,光賣燒雞就能收入過千了。
但沈秋生還是不同意,用他的話來說,這叫饑餓營銷。
每天能買到的人越少,別人對這東西就越好奇。
燒雞賣二十只和五十只,在利潤上只相差三百塊左右,但如果去掉人員工資,額外的店鋪租金,設備成本等等,利潤可能也就一百多了。
不要這一百多的額外利潤,就可以利用燒雞的奇貨可居,給店鋪帶來更大的知名度。
店鋪的知名度提升了,總體的營業額也就提上去了,可比多賣幾只燒雞賺的多。
因為燒雞的利潤只是一倍,可像肉夾饃這樣的,利潤卻有一點五倍以上!
姚雨葭看到的是現金多少,她并不明白賺錢的本質,是利潤的多寡。
一件東西賣到一千萬,和一百件東西賣到一千萬,肯定前者聽起來更加吸引人。
但一千萬的東西,也許利潤只有一千塊,而那一百件東西,利潤卻有上萬!
這就是看事情角度的不同,以及生意上的經驗問題,沈秋生并沒有不耐煩,總是細心的給姚雨葭講解這些生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