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這玩意,吃多了燒心。
等其他知青吃完后,眾人將火堆撲滅,便作伴出去了。
孟硯青不用買棉襖,因為她空間有軍大衣,等晚點找借口從包里把衣服拿出來就行了。
軍大衣那么一穿,比那棉襖可是暖和多了,重點是,在這個年代,還拉風。
畢竟,軍大衣這玩意,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有的,都是家里有人在部隊當兵,才能有的。
買你是買不來的。
而且還可以營造一種我上邊有人的錯覺,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威懾眾人。
雖然不用找隊里人買棉花,但孟硯青還是跟他們一起出去了。
因為她想看看能不能找個木匠,給她打兩個盆來用。
要不然,沒盆的話,衣服都沒辦法洗,她空間里頭有是有,但是不好找借口拿出來。
眾人來了最靠近他們知青點的一戶人家,結果還沒張嘴呢,就吃了個閉門羹。
還被罵做是過來上門打秋風的。
無奈的眾人只能前往下一家,好在這次開門的是位上了年紀的大娘。
喬振剛怕自己一個大老爺們的再說錯話,所以把孟硯青她們三個女知青給推到了前邊,跟這位大娘交流。
馮祖蔭性格內向,指望她是不行了,而張饅玲倒是開朗點,只是不知道為啥說話結結巴巴的。
話還沒說完呢,臉卻通紅一片。
無奈的孟硯青只能嘆了口氣,自己上場了。
“大娘,我們是新來的知青,不知道東北這地這么冷,沒有帶夠衣服,所以我們過來,想看看你家有木有多余的棉花,我們可以拿錢買。”
這大娘叫做王春花,前幾年,老頭死了,后來,兒子兒媳為了搶救隊里的財產,也跟著沒了。
現在全家就剩下她跟一個小孫子相依為命,盡管有隊里的照顧,但她年紀大了,上不了工,所以日子過的也依然清苦。
王大娘一聽過來是買棉花的,想為家里添個進項的她,立馬把她們幾個人迎進了屋。
“你們在這坐著,俺去給你們倒杯水過來。”王大娘說完,佝僂著腰就走了。
但被眾人給攔下了。
出馬的還是孟硯青:“大娘,不用那么麻煩,我們就是過來買棉花的,你要是家里有多余的,就賣我們一點。”
王大娘說道:“你們要多少,我家里有五斤,要是不夠的話,我去給你問問隊里人。”
那棉花她攢著一直沒舍得用。
“那就先謝謝大娘了。”
孟硯青算了一下,一件棉襖三斤重,拋出去她和康巧云,還有楊樹杰,剩下的他們都要。
那也就是十八斤棉花。
王大娘聽到需要十八斤棉花,可是把她嚇了一大跳。
“你們在這等著,我去找人,一會就來。”王大娘說完就離開了。
等她再次回來,身后跟了好幾個嬸子。
王翠花臉上帶喜的看著面前這幾位財神爺說道:“就是你們要棉花的?”
喜歡爽!攜億萬物資嫁軍官后一胎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