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范景文和焦勖同時拱手說道。
??就算崇禎沒有提醒,他們也知道這件事需要保密。齊聚文學
??“對了,鐵模鑄炮進行的怎么樣了?”崇禎問。
??范景文尷尬的低下頭:“這...鑄炮的鐵模具雖然制作了不少,可脫模的材料尚未尋到,所以近期沒有進展。”
??“無妨,無妨!”崇禎安慰道:“回去告訴那些匠人們慢慢來!這件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懶散怠工。”
??“臣等謹遵圣旨。”范景文和焦勖再次施禮,退出大殿。
??看著他們二人離去的背影,崇禎內心掀起一絲波瀾。
??科技重要嗎?
??重要也不重要。
??如果思想落后,就算暫時掌握了頂尖的科技,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早晚有一天還是會落后。
??其實重要的不是科技,而是培養科技的環境!
??假如環境出了問題,就算金子也會被腐蝕掉光芒。
??想改變環境不但要從基礎教育入手,還要改變科舉選人用人的方法。
??大明朝最高學府國子監歸禮部管理,科舉也由禮部負責。
??既然源頭是禮部,就得與范景文詳探一探,畢竟他兼著禮部尚書的職位,
??“范景文還沒走遠吧?讓他回來一趟。”
??改革教育和科舉是一件極其繁瑣和重要的事,不但涉及到朝堂上的利益,更涉及到普通百姓的利益。
??如果處理不好,后果將極其嚴重。
??接下來的日子,崇禎像往常一樣上朝,下朝,處理政務。
??他只擔心兩件事。
??一是自身安全,二是黃得功。
??此前放出消息要砍陽武侯薛濂的腦袋,如果有人想對他不利,大概率已經準備好了。
??他必須謹慎應對。
??不過在建奴入關的節骨眼上,就算有人對他不利,也會等建奴退兵后動手。
??“王承恩,黃得功那邊有消息嗎?”崇禎每天早朝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詢問黃得功的消息。
??“回皇爺,沒有。”
??“哦!一旦有消息,要第一時間告訴朕。”
??“奴婢遵旨。”
??遠在數百里之外的魏縣,黃得功愁眉不展。
??不只是黃得功,他麾下所有將領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擊敗李自成!
??這個問題從他們向大名府進軍的那一刻,就纏繞在所有人心頭。
??“總兵大人,大名府城中余糧已不足七日之用,再不想辦法的話,不用李闖賊攻城,他們就已經被餓死了。”副將翁之琪一臉懊惱的說道。
??黃得功哼了一聲,收起崇禎的密信后說道“這場仗是時候做個了斷了。”
??“這是朝廷的意思?”
??“不,這是本官的意思!朝廷怕我們全軍覆沒,寧愿放棄大名府也不讓我軍冒險!”
??“我黃得功是大明武將,深受陛下信任。此時不盡忠,何時盡忠?”
??在場的眾將紛紛抬起頭,目光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