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戈壁灘深處,一片看似荒無人煙的區域地下百米,嶄新的“委員會”秘密總部正在緊張運行。
這里由五國工程師共同建設,采用了最先進的屏蔽技術和防御系統。
來自五國的科學家、外交官、軍事代表組成的聯合團隊,開始了對“宙斯魔方”的初步聯合研究。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聯盟的運作遠非一帆風順。
技術方面的壁壘:各國科學家雖然目標一致,但研究習慣、技術標準、甚至保密級別都存在差異。
數據共享小心翼翼,生怕泄露本國核心技術。
俄國科學家對能量物理的見解獨到,但對其與生物體結合的倫理風險持保守態度;
巴國科學家充滿熱情,但基礎相對薄弱;
塞國專家更關注地緣政治影響;
新羅代表則沉默寡,但對魔方能量可能帶來的“戰略平衡”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
協調會議常常陷入技術術語爭論和程序扯皮。
信任方面的考驗:盡管有最高層背書,但基層和中層官員之間的猜忌和戒備依然存在。
m國如同陰影般籠罩,其強大的情報網絡無孔不入,聯盟內部任何一點分歧都可能被放大和利用。
短短兩周,已經發現了數起疑似間諜滲透和竊聽事件,雖未造成實質性損失,但氣氛緊張。
外部壓力:m國顯然察覺到了這個新成立的“小圈子”。
其輿論機器開始含沙射影地指責“某些國家”搞“秘密軍事聯盟”、“企圖壟斷外星科技”。
同時,針對聯盟成員國的經濟施壓、外交孤立和小規模軍事騷擾明顯增加,試圖從外部瓦解這個新生聯盟。
顧靖澤坐鎮華夏本部,通過加密信道密切關注著總部的動態。
他深知磨合期的陣痛不可避免,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共同的利益紐帶。
他命令華夏代表,主動讓步,展現誠意,率先共享一部分非核心但關鍵的能源穩定數據。
并提議成立一個由五國頂尖專家組成的核心攻關小組,直接對他和各國元首負責,繞過部分官僚程序,提高效率。
就在聯盟在磕絆中前行時,被嚴密監控的“宙斯魔方”本身,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異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