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這個帖子的樓主也是非常守信,發布了第二張照片。
這張照片非常清晰,可以看到當天特穆爾市區的市民們都舉起手機和相機往遠處的特穆爾雪山拍過去。
圖片的攝影者也是一樣的角度,他的相機非常專業,可以捕捉到遠在千米之外的像素。
所以將這張圖片放大之后,眾人就能夠看到一個仿佛是機器人般的輪廓,四肢都具備鋼鐵線條,腳底還噴射出藍色的反推焰火。
“這是......機甲?”
一些科技愛好者的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四個字。
原本機甲在當代社會中就是一個比較虛擬的東西。
相比起機甲,他們甚至能夠接受地下世界論壇以及武道界超能界這樣的第二世界存在。
但想要發展處機甲這種東西,那絕不是什么武道界又或是超能界能夠搞出來的。
機甲所消耗的經費太夸張,一名武道宗師在當代社會中,資產頂多有個十幾億rmb了不起了。
就算是武道至尊,地位一般的,也就掌控著幾十上百億龍國rmb的資產。
而當時超級大國,制作一輛最頂級的戰斗機,所需要的經費至少都是七八億rmb。
更不用說技術力和制造難度還遠在戰斗機之上的機甲。
那是只有當世大國才能折騰得起的東西。
“蘇國真的把機甲給造出來了,我的乖乖,如果真的能夠達到常規機甲戰斗力的程度,那豈不是能碾壓六階超能和武道至尊?”
按照科幻達人們對戰斗機甲的戰斗力評定,常規機甲就能夠擁有移山填海的強大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