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莎住院期間聽不懂雪城的人說什么,但可以大致分析出來。
雪城自打刑南藝當權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一夫多妻制外。
剩下的制度和慢慢發展起來的民生,幾乎和正常的世界無疑。
愛莎在境外好戰派待了小半年,很清楚就憑她,真的出不去。
她要在這座和外面世界相似的城市里活下去。
還要活的很好。
為此愛莎全面側寫了刑南藝的性格。
他這人霸道、高傲、不屈居人下、狠毒也不擇手段、喜怒無常,而且厭世。
按說這種人對他人的命運和死活不會太過關心,骨子里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
可他卻忍著厭惡對梅拉曲意奉承,只為了把雪城越變越好。
愛莎認為刑南藝內心深處有潛藏的英雄主義。
這種人哪怕對一個人再在乎,在幾千條擁護他的人命面前,那一條人命也會被他舍棄。
愛莎對刑南藝的側寫有一半是對的。
但因為沒見過司意涵,所以另外一半錯的離譜。
刑南藝之所以插手雪城人的生活。
是因為他和司意涵要短暫的留在這。
他想讓司意涵可以光明正大的出門,不用懼怕任何人,不因為從前的事留下心理陰影。
而對梅拉曲意奉承,只是為了帶司意涵離開這里。
他從沒有英雄主義。
所為的,只是一個司意涵而已。
而對內情紋絲不知的愛莎,決定推刑南藝一把。
她一字一句的朝刑南藝心窩里鉆,“我看過司意涵資料,她十五歲前沒上過學,她是自學考上的國外最知名學府,十六歲被世界頂級大拿收為學生,十八歲本碩博畢業,她何止是天才。你怎么忍心,讓她跟你被困在雪城還不夠,還要肢體殘缺的活著,你怎么對得起她,怎么對得起這個跟你一起長大,卻不停被你連累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