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錢雄風如此老實的樣子,已經沒有了早先時那么樣的信心,王勇又安慰著他道:“其實人無完人,老錢呀,從哪里摔倒了,還是要從哪里爬起來,不要因為這么一點的挫折便灰心喪氣呀!”
錢雄風愣了愣,馬上抬起頭來,向著王勇道:“請司令員放心,我絕對不會因為這一仗就灰心喪氣的!”
“嗯!”王勇點了點頭,同時又道:“其實老錢呀,在這次的戰斗中你的指揮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你能夠將部隊從與敵人的交戰之中撤出,還是及時地保全了你們二十旅的大部,沒有被敵人全殲!你可能還不知道,如果你再晚上半個時辰撤出戰斗,你們整個二十旅可能真得全軍覆沒了,而不是象如今這樣僅僅只損失一個團!”
“哦?”錢雄風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得冷汗!
王勇肯定地點了點頭,卻又有些憤恨地道:“這個十一旅的旅長張賢真是可惡,比那個十八旅姓覃的旅長還要難纏。當初我們在山東打張鳳集的時候,也是這個小子,憑著一團之力竟敢抗衡我們十個團的圍攻,原以為他只不過是一員悍將,今天看來他還很會用兵!以后你遇到了還是要當心的好!”說著,又有些自我安慰地道:“呵呵!不過,總有一點他還是會落在我們的手里頭,到時有的他好看!”
錢雄風怔了一下,此時的張賢,已經成了他心里難以客服的陰影。
在離開二十旅的時候,王勇從身上掏出了一封劉總指揮親筆寫給錢雄風的信,這封信上,**除了對錢雄風提出批評之外,還具體地給他了一些戰術的指導,令錢雄受益非淺。同時也感到了組織上對自己的關心,心頭的陰霾也就隨之飄散了開去!
此時的整編十一師與整編第十師分成南北并行之態,繼續著對豫皖邊境進行著掃蕩,使得剛剛從大別山區轉出來的**所部根本無法安穩地休整,時時需要防備著國軍的突襲,這就好象是如芒在背一樣,令人坐臥不寧。
包信集一戰之后,第一縱隊再也不愿意與整編十一師相碰,但是此時的根據地還要組建,許多工作千頭萬緒,為了躲避國軍整編十一師的進擊,劉部晉冀魯豫野戰軍不得不化整為零,以旅、團為單位,與之在駐馬店、漯河以東的河南、安徽兩省邊界地區周旋,其間也曾發生了幾次戰斗,卻又不得不退卻下來,兩軍相較而,實力著實相差了許多。
打不了勝仗,也就沒有了補給,更主要的是無法取得當地老百姓的信任!不得已,劉只得再一次向****提出了請求,這個請求十分委婉。在電文中道:“我們在敵幾個強師的壓迫之下,又無法作戰,故只能再分散活動,但這樣下去,部隊將繼續削弱,士氣將大受影響,地方工作將繼續受到很大的摧殘,此種情況甚為不利,請軍委考慮指示!”
“我們目前情況是部隊極不充實,彈藥亦漸感困難,如無友鄰部隊協助,至少將敵十一師全部調走,部隊集結均會十分困難!……而在分散時,敵則以師為單位,尋我分散之旅作戰,使我無法休息。兩個月來減員不少,長此下去,士氣將受很大影響,戰力更加削弱,極端被動。而我不能集結作戰,使三大野戰軍處于跛足狀態,尤屬不利。改變此不利局面則有賴于友鄰協助和新兵早日到來。”
在電文中,劉是希望友鄰部隊能夠協助將敵整編十一師吸引開,以利于晉冀魯豫野戰軍的休整。
接到了劉的來電之后,****軍委會馬上意識到了劉鄧大軍的困難所在,**很快做出了決定,向此時位于豫西伏牛山區的陳庚、謝富治兵團,與位于豫皖蘇地區的陳士榘、唐亮兵團發出了一封電令,電文如下:
“目前兩星期內你們的任務是鉗制十一師及其他平漢鄭信段之敵,使其不能威脅劉鄧主力在沙、淮間集結及補上新兵。在劉鄧主力業已集結并補上新兵之后,照我們意見只要環境許可,劉鄧尚須有一短時期休息整訓。如果劉鄧亦同意這樣做,又不反對你們執行鄭潼戰役,則可照你們意見,以你們現有兵力先打鄭潼線。……”
這封電報所提到的平漢鄭信段指的就是平漢鐵路鄭州到信陽區間,正是整編十一師所在的防區;而所提到的鄭潼線指的又是隴海鐵路鄭州到潼關區間,鄭潼戰役,也就是在這個區間內尋找一次戰機!
這封電令的接收方一個是陳謝兵團,另一個是陳唐兵團。陳唐兵團是華東野戰軍之下分解出來的一個兵團。
此時的華東野戰軍發展迅速,已然是兵強馬壯,達到了空前的近三十六萬人,再加上華東軍區的地方部隊三十八萬多人,合起來達到了七十四萬多人,與挺進中原后大量減員的**、**所領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形成了鮮明地對比。**在劉鄧、陳粟與陳謝兵團開辟中原戰場之后,馬上又想到了要向江南發展,準備讓華東野戰軍出一部渡江南下,再開辟一個新的戰場。為此,在一九四八年過完元旦之后,****便決定將華東野戰軍分成了四個兵團,以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和第六縱隊組成第一兵團,由**就任這個兵團的司令員兼政委,稱為**兵團,準備這個兵團南下渡江。以華東野戰軍的第七、第九、第十三縱隊及渤海縱隊組成第二兵團,因為這個兵團是原留守山東的部隊所組成,所以也被稱為山東兵團。以華東野戰軍的第三、第八、第十縱隊組成第三兵團,由陳士榘兼司令員,唐亮兼政委,所以也被稱為陳唐兵團,這個兵團主要活動在中原地區,并由軍委撥歸**、**統一指揮。抽調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南下華中,會同原在華中的第十一、第十二縱隊組建第四兵團,因為這個兵團活動在華中蘇北地區,所以也被稱為蘇北兵團。
在接到了****軍委會的電報之后,陳謝、陳唐兩個兵團的指揮官同時把目光投向了位于鄭潼線中間的重城——古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