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看了他了一眼,如果要留下來,他最怕也就是這個,還不知道自己將在這里呆上多長時間,怎么也要作好呆上一個月的準備吧!就算是時間不長,但是誰又有把握不被人發現呢?當下,他只能無可奈何地答著:“還是那句話,那就要看我的造化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想那么多也沒有用,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熊三娃還想說些什么,卻又看了看張賢這張陰沉著的臉,便不再說下去。
可是,這一天注定要成為張賢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中午剛過,國軍的飛機便成群地從夏莊子的上空飛過,飛往北面河南永城的陳官莊與青龍集地區,那邊正是杜聿明集團被解放軍圍困的地方。
杜主任的三個兵團,已然成了一支孤軍,雖然一直向南京求救,但是蔣介石也毫無辦法,一直下不定決心將西安、四川那邊還剩下的幾支嫡系主力調往淮北來,只能坐視著杜集團的三十萬人覆滅。國防部幾次要求杜聿明部突圍,但是杜主任權衡良久,卻一直下不定決心,因為他非常清楚,所謂的突圍換來的定然是與雙堆集一樣的結果。始終令杜主任不得其解的是:為什么國防部允許雙堆集的黃維兵團突圍,卻沒有讓他的部隊也在同一時間一起突圍?如果是那樣的話,共軍定然只能顧得一頭,無法顧及兩頭,對于他們來說,或許會有大的勝算!如今,黃維兵團已然煙消云散,共軍正好可以從雙堆集抽出兵力來,加強對他們這三十萬人的合擊,這不能不說是國防部的一次嚴重失誤!而在這種氣氛緊張的淮海戰場之上,哪怕是一方出現的些微失誤,換來的都將是悔之不及的失敗。
此時,對于南京方面來說,可以做的只能是出動大批的飛機,往戰場上空投物資,同時也對解放軍的陣地、后方補給基地等要點進行重點轟炸,以維持必要的士氣。
夏莊子中正有一個運糧隊通過,在這個村子里交接完畢后,再由當地的干部組織兵力和民工,將這些軍糧和藥品運往前線去。可是,國軍的飛機來得太快,運糧隊還沒有來得及躲避,便被敵人的飛機發現,于是轟炸也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剎那之間,在天空飛機的轟鳴與地面炸彈的爆炸聲中,整個村莊很快變成了一片的火海,百姓的哭喊聲、牲畜的嘶叫聲、戰士們的呼喝聲以及為了自衛,人們向天空打出的機槍聲連成了一片。從地上到天上,再從天上到地上,如同煉獄一般,處處都充滿了濃烈的硫磺味道,處處都飄飛著楊起的塵煙,此時風也從北方刮來,毫不留情地推波助瀾著,火勢越發得熊熊起來,把這個冬季干燥的村莊,全部點燃了起來。
夏莊子村中,解放軍的干部們一邊組織著對人員的疏散,一邊組織戰士們進行著自衛的反抗,只能利用能夠打向天空的重機槍、小炮、高射機槍等數量不多的武器,對那些飛得過低的飛機進行還擊,但是效果卻并不顯著。
村莊里一片得混亂,這對于張賢與熊三娃來說,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在轟炸一開始的時候,張賢與熊三娃便十分有經驗地躲到了學校院子里**的一棵光禿禿的大槐樹之下,遠離那些院墻與屋舍,當火借著風勢燒將過來的時候,他們兩個人又適機地沖出了院子,這個時候,那些看護的解放軍戰士們對這些俘虜們也顧之不及,正給了他們逃跑的一個絕好之機。
對于這個村子,兩個人都已經十分熟悉,所以想也未想,沿著出村的路跑向了村外,沿途上,他們還看到不少的俘虜兵、甚至是俘虜軍官,也跟他們一樣,在向村外逃去,誰也不會錯過這么一個難得一現的好機會。
當張賢與熊三娃來到村口的時候,正遇到了一個從村子里跑出來的俘虜軍官,兩個人同時想到了什么,熊三娃當先地問著:“看到陳大興沒有?”
“沒有!”這個軍官答著,接著往外飛快地跑去,但是跑了幾步又轉了回來,告訴他們:“陳大興被宋科長找去談話了,可能還在他那里,你們快走吧,別管他了,不然誰也跑不了!”他說著,又轉身跑了。
“哥呀,怎么辦?”到這個時候,熊三娃也忘記喊張賢作阿水了,急急地問著他。
眼見著越來越多的俘虜跑出來,村里已經響起了急迫的槍聲,這槍聲并不同于**的連發高射機槍的聲音,而是步槍與沖鋒槍的聲音,顯然是解放軍戰士們為了阻止俘虜的逃遁而開的槍。
“回去!”張賢毫不猶豫地轉過了頭。
熊三娃也緊緊跟在了他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