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8月,東江鎮總兵安東侯毛文龍向朝廷示警,他得到一部分沈陽的消息,后金似乎有意撕毀和議,想要再次起兵伐明。
很快四海商行也從營口那里傳回了消息,本年六月后金大汗黃臺吉召蒙古各部首領入沈陽,商議秋后作戰事宜。作戰目標有兩個,一個是我大明,一個是察哈爾部。
自前年察哈爾部西遷之后,遼東蒙古各部已經全部臣服于后金,連漠南蒙古的一些小部族也紛紛投奔了后金。這些蒙古部族的到來,使得原本就物資匱乏的后金,頓時就面臨了經濟崩潰的窘境。
糧食方面因為遼河地區的田地重新開墾,因此尚能勉強支持后金突然增長的人口。但是布匹、食鹽等日用品的存貨,完全不足以滿足這些投奔后金的蒙古人的需求。
雖然代善和阿敏因為和明人的貿易關系,手中還儲存了一批物資。但是這些來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大多數走投無路之下才跑來遼東,除了隨行的一些牲畜之外,根本沒有財力購買兩位貝勒手中的物資。
在黃臺吉和諸貝勒的請求下,代善和阿敏兩人已經把今年新開墾田地的一部分產出交給了公庫,但是現在再讓他們把自家的財物貢獻出來,給黃臺吉收買人心,他們肯定是不干的。
因此黃臺吉召集滿蒙貴族商議之后,認為只能照著老辦法,日子過不下去了,那就出去搶一票回來就是了。
投靠后金的漠南蒙古各部首領建議發兵攻打察哈爾部,他們部族的財物就是被西遷的察哈爾所奪去了,現在林丹汗更是占據了土默特部經營了數十年的歸化城,城內的財富都為林丹汗所得。
因此他們希望后金能夠幫助他們奪回自己的財物,順便向察哈爾人報仇雪恨。當然最好的結果就是,順便奪回他們部族原本擁有的草場,能夠讓他們重新返回家園放牧生活。
不過科爾沁部及遼東的蒙古各部對于這個提議并不感興趣,畢竟在他們眼中,林丹汗依舊還是統領所有蒙古人的大汗。雖然他們現在投靠了后金,但并不代表他們愿意徹底的背叛全蒙古人的大汗。
因此這些蒙古部族的首領提出還是應當攻打明國,理由是明國的軍隊弱小,而百姓又富裕。只要打下一座明國的縣城,幾個部落過冬的物資就有著落了。而在滿人親貴這邊,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都支持攻打林丹汗,只有岳托幾個小貝勒支持攻打明國。
這場會議直到最終也沒有得出一個確定的結論,但是三大貝勒的意見顯然在會上占據了優勢。事后,阿敏之子愛爾禮偷偷的向四海商行的一位管事透露了會議的內容,讓四海商行最近收攏在錦州左近的活動,免得被后金的軍隊給沖撞了。
這兩個消息被轉到**謀部之后,經過各位參謀的討論分析,認為后金攻擊察哈爾部的概率的確很大。畢竟后金起家正是依靠著同蒙古科爾沁部結盟,依賴著這個部落源源不斷的提供良馬,才能保證后金的馬匹需求。
而從努爾哈赤開始,后金一直都在試圖把蒙古人納入女真八旗的控制之下。女真人作戰雖然勇猛,但是人口基數始終是最大的缺陷。即便是后金治下,漢人的數目也一直是多于女真人口的,只不過在努爾哈赤統治后期的屠殺中,漢人和女真人的比例才終于接近了51。
后金想要在遼東建立一個穩固的少數民族政權,擴充本民族的人口或是增加非漢族的人口,顯然是一個關鍵。
相比起深山野林中未開化的生女真,吸收人數眾多的蒙古人才是穩固后金統治最好的選擇。不過,這些蒙古部落的上層貴族雖然向女真人的武力屈服了,但是底層的蒙古人卻依然抱有對蒙古大汗天然的敬畏之心。
只要林丹汗存在一天,那么后金就永遠也完不成,把蒙古各部變成女真人附庸的設想。蒙古人口雖然較漢人為少,但是對于女真的人口來說,同樣也是一個龐然大物。蒙古各部分散融入后金,黃臺吉自然是求之不得。
但是如果蒙古各部依然還維系著,對于黃金家族血脈的信仰,那么女真人也吞不下,作為一個整體的蒙古民族。強行吞并的后果,便是會把后金撐爆。
因此從政治上來說,后金應當趁著林丹汗西遷動搖了自己部族的根基之際,先行進攻察哈爾部,把名義上的全蒙古大汗消滅掉。方可堅定那些,在后金和林丹汗之間搖擺不定的蒙古各部人心。
而后金出兵攻打大明,雖然有這個可能性。但是對于后金來說,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一來兩國締結的和平協議才一年出頭,現在后金撕毀和約,無疑證明了從前后金宣傳自己起兵反明是迫于無奈的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