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時有些不悅的說道:“營口市場都販賣些什么貨物?難道阿敏和代善還在偷賣人參和貂皮嗎?”
達海趕緊回道:“那倒不是,我國在市場上販賣的主要是各種木頭,明國在市場上販賣的是棉布、絲綢、各種皮毛帽子、裘服和木制家具、瓷器、茶葉等。市場上,我國貨值占3-4成,而明國的貨值高達六成以上。”
黃臺吉有些奇怪的問道:“這木頭和皮毛都是我國的特產,何以還要向明國購買帽子、裘服和木制家具?都是什么人在購買這些東西?”
達海遲疑了下,才硬著頭皮回道:“木頭和皮毛雖然是我國的特產,但是我國的工匠手藝過于粗糙,且樣式也不及明人的款式多樣。尤為重要的是,單以加工的費用而,賣出木頭、皮毛,再購回家具、帽子、裘服,反而更為劃算一些。宗室和各大臣家中,現在都以使用明貨為榮。”
“混賬東西。”黃臺吉終于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雖然他不懂什么叫貿易逆差,但是作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天才,他立刻意識到了這樣的貿易對后金有害而無益。
黃臺吉看了一眼還有些不知所措的達海和多爾袞,這才為兩人解說道:“皮毛出產于東北山林,此物雖然貴重,但是對我國人來說,也只不過是御寒取暖之物。我國之有皮毛,猶如明國之有棉布、絲綢也。
若是拿我國之皮毛換取明人之棉布、絲綢,則棉布可用之于平民,而絲綢可用之于親貴,兩相其便,各不侵擾也。如果我們拿皮毛去換取明人加工好的皮帽裘服,則親貴必竭皮毛之利于己,我國之平民將再無御寒之衣也。久之,國內平民必然怨恨我等不已。
至于木頭,我國國境之內遍布山林,樹木之多猶如地上之沙土,此物可謂廉價至極。我國之人用木頭搭建房屋,制作器皿,燒飯取暖可謂常事。用我國之木頭換取明國之財物,自然是合算的。
但拿著木頭去交換明國制作的木家具,豈不是成了笑談。先不說其中讓明國獲取了多少利益,光是因為追求這精美的器具風氣,壞了我國淳樸之民風,就是罪大惡極。好惡逸勞之風一長,我八旗子弟還能翻山越嶺忍耐苦戰嗎?”
達海終于明白了過來,他緊張的說道:“奴才愚昧,居然不能察覺明人的險惡,實在是該死,還請汗王責罰。”
黃臺吉正想說什么,卻看到邊上的多爾袞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改變了念頭向他問道:“十四弟,你似乎有什么不同的意見,不如說出來讓我們聽聽啊?”
被黃臺吉點名的多爾袞趕緊回道:“臣對汗王說的見解并無不同意見,臣以為汗王的擔憂是正確的。只不過…”
“只不過什么?”黃臺吉迅速的追問道。
多爾袞恭順的說道:“只不過臣以為,雖然同明國貿易有汗王指出的這些弊端,但如果就這么斷絕了同明國的貿易,恐怕于我國也是不利的。
為了滿足明國所需的木頭和大豆,我八旗親貴不斷的在遼水上游設立伐木場,并開拓河西之地用于屯墾。從這一方面看,眼下同明國的貿易,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是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的。
若是我們斷然停止了同明國之間的貿易,恐怕這些已經投入在伐木場和田莊上的親貴們,不滿的情緒也許會更高一些。而且此前我們從明國進口了大量的物資,現在阿敏貝勒一處置,這些物資就斷絕了,也許會讓某些愚笨之人以為,這些好處原來是阿敏貝勒帶來的一樣,這恐怕不利于汗王的名聲。”
黃臺吉看了多爾袞許久,才不溫不火的問道:“那十四弟以為,應當如何處置同明國的談判為好呢?”
多爾袞這時卻不肯說了,只是搪塞道:“臣愚昧,只能順著汗王的想法思慮到此,實在不知道應當如何解決,還請汗王恕罪。”
黃臺吉追問了數次,多爾袞還是沒說出什么有用的辦法,這才放過了他說道:“以往同明國的貿易方式必然要進行改變,但是十四弟說的也不錯,全然斷絕貿易關系,于我國也是不利的。
所以,我決定,談判要繼續下去,但是對于從明國進口什么樣的貨物要進行控制。達海,你列一張清單出來,將那些單純用于享樂,卻無益于民生的貨物列舉出來,要求明國加以控制。
至于其他部分,多爾袞你繼續同明使談下去,有了結果再來匯報于我。另外,找個機會私下問一問,這四海貿易公司愿不愿意出口鐵料、銅料、硫磺或是火藥于我,只要他能提供,這價格都可以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