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之表港附近的要塞中心是一座三層小樓,小樓二層的大會議室內,各方的代表正緊張的召開應對幕府的策略會議。
聽著長州、熊本、薩摩三藩的代表和荷蘭、西班牙的代表爭吵了將近一個小時之后,葉雨軒突然用手拍了拍面前的實木桌子,讓爭吵的雙方安靜了下來。
他看著長桌兩側就坐的代表說道:“我覺得大家沒有必要為了同幕府如何作戰而爭吵不休,究竟是要海上船只配合陸上的戰爭,還是陸上軍隊配合海上的作戰,說到底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幕府屈服。
我不知道現在各家的情況如何,但是我中朝聯軍8000名戰斗人員,4000名輔助人員,光是每日的伙食費用,就要花去9400余元,一個月就是將近三十萬元,這還不包括其他費用。我們現在坐在這里爭吵的每一個小時,都意味著金錢在白白的浪費。
所以我不管各位心里在打什么算盤,今日的會議都要得出一個結論來。另外我還想奉勸各位一句,不管你們想要什么,在沒有打倒幕府之前,都只是鏡花水月而已…”
葉雨軒的話語讓西南三藩的代表難以反駁,三藩的代表其實也很清楚,沒有大明和這些南蠻商人的支持,他們是難以獨自抵抗幕府的,更別提現在三藩還向大明支借了大筆款項整軍備戰,更不是三藩能夠翻臉的對象。
而在三藩代表對面的荷蘭、西班牙代表,從翻譯那里搞懂了什么叫鏡花水月之后,也是安分了不少。他們想要爭取這場戰爭的主導權,無非是想要在戰后獲得更多的利益罷了。不過正如這位中國人所說的,如果不能打贏這場對幕府的戰爭,他們是不會獲得任何收益的。
和其他船隊相比,還沒同幕府開戰就損失了兩艘船只的荷蘭人更是不希望這場戰爭出現什么變故。一次性調集8艘船和六百軍隊,對于巴達維亞來說,也是一次規模龐大的遠征了。更別提,這還是巴達維亞和馬打藍王國的戰爭剛剛平息不久,尚未完全恢復元氣的時候。巴達維亞需要他們帶回一場勝利,以激勵被日本幕府所驅逐了的公司成員。
馬尼拉的總檢察長蒙法爾康,也是西班牙艦隊的司令官,他最先打破了沉默說道:“我代表西班牙王國支持中國代表的提議,我們應當團結起來,起碼在這場戰爭中應當團結起來。幕府過去對于歐洲商人及主的仆人的殘忍之舉,應當受到懲罰和作出足夠的賠償。今日這場會議作出的決定,也將會是我們西班牙王國的意志體現。”
荷蘭艦隊司令官普特曼斯看了西班牙代表一眼,才跟著說道:“巴達維亞同樣支持會議作出的最終決定,任何違背會議決定的個人和艦隊,都將被視為對巴達維亞的挑釁。”
英國艦隊代表梅思沃爾德、葡萄牙艦隊代表薩門托也毫無例外的做了宣誓保證。
看著這些南蠻人一一發誓,薩摩藩的代表島津久元和長州藩、熊本藩的代表交換了下眼神,也發誓愿意服從于本次會議的決議。
坐在葉雨軒身邊的**三道水使林慶業還沒反應過來,他在這里是代表**王國而不是大明的一名普通武臣,在葉雨軒的提醒下,才結結巴巴的代表**發了誓。
不管是歐洲人還是日本人,對于這些跟在大明身后的**人實在是不感冒。事實上他們都認為,**人的船只和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幾乎毫無用武之地,只能負擔一些后勤運輸的工作。但是明人死活都要把**拉進來,擺明了是想在戰后多分一份勝利品,這讓他們也無可奈何。
因此眾人自動忽視了林慶業的發誓,普特曼斯向著葉雨軒、許心素、鄭芝龍三人詢問道:“中國作為這場戰爭的發起者,也是整個戰爭的規劃者,現在又取得了大阪城的首勝,我們希望知道,你們對于這場戰爭的全盤計劃,否則我們就無法在會議上討論出一個有效的出兵計劃出來。”
葉雨軒和許心素小聲的交談了幾句,方才開口說道:“我們對于這場戰爭的計劃也只是一個粗陋的框架,我們倒是很希望各位能夠對于這個框架進行補充和完善。
首先,我們在三日前已經以東協的名義向江戶幕府發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幕府在十天內交還大明商船及船上的人員,并進行賠償。
幕府還必須停止鎖國令的實施,準許東協成員國或公司的商人在日本自由貿易的權力。另外,鑒于日本法律的不公開和不公正,所以我們要求任何涉及東協成員國民的審判,都必須要有各國代表在場,審判的結果必須符合東協所認可的法律觀念。
最后,幕府應當停止對于天主教徒的迫害,釋放被關押的天主教徒并作出賠償…”
這份最后通牒只有日本人和荷蘭人不知道,因此當葉雨軒進行宣布時,他們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
葉雨軒也不予理會,他接著說道:“這份最后通牒,幕府應當不會接受。不過這是我們介入日本內部事務的一個機會。我相信大家應當不會反對,畢竟我們這么多艦隊匯聚在這里不是來郊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