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研究天文和數學的中外學者,沒有人會不對太陽、地球、月球運行的軌道不感興趣的。自從崇禎提前公開了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之后,就給學者們計算星球運行軌道指明了方向。
在崇禎設立燕京大學數學系后,開始對中外數學體系進行歸納總結,大明的數學家們也開始摸到了微積分這門學科的邊緣。
而這一次,各有兩人用一組相似的方程式描述了地球、太陽和月亮之間的相對運動,為計算月球移動的軌跡做好了所有準備,這自然引起了整個皇家科學院和燕京大學的數學系師生的注意。
當然最為驚訝的還是那些耶穌會的教士和崇禎自己,耶穌會的教士是震驚于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中國的數學家們已經再一次站在了世界數學研究的前沿,領先了歐洲一大步。
要知道當金尼閣帶著七千卷歐洲書籍來到中國之前,這個國家的自然科學已經開始落后于歐洲了,畢竟文藝復興給歐洲帶去了無數瑰寶一般的人才,而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學者的交流,也使得歐洲學者們站在了世界學術思想的最高處,這才有了一個夢幻一般的文藝復興時期。
耶穌會教士帶著這些歐洲書籍來中國,也是寄希望于這些領先于中國的自然科學書籍能夠打開通往中國上層精英分子社會的大門,好讓天主教的**能夠傳進中國。他們曾經以為,這些知識足夠讓中國人學習一百年,但是在一個狂熱的追求科學真理的皇帝的推動下,中國人不僅對歐洲所謂的自然科學進行了更為細致的分類,更是以讓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吸收了他們帶來的知識。這如何不讓這些耶穌會教士們不擔心呢。
至于崇禎,當他看到皇家科學院轉交上來的兩份方程式之后,他第一反應就是,如果月球移動的軌跡能夠正確的被計算出來,那么離在海上用月距法測量出正確經度的日子還會遠么?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在海上能夠正確的測量出船只的經緯度,對于大明的航海事業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這也是他今日進入會場時,始終保持著一種謙遜態度的原因。當然,崇禎今日對待科學的態度,也被在場的院士、師生、市民傳為了美談,之后令大明的讀書人之中掀起了一股數學熱。
坐在臺下旁聽的朱由檢,雖然已經知道兩名演講者的背景,但是當他們站上高臺對自己的方程式進行講解的時候,他也依然忍不住贊嘆起了兩人的年輕。
這兩名演講者,一位是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方以智,字密之,年僅20歲。其父是方孔照,雖是理學家,但受泰州學派影響,對于自然科學持開放態度,同錢謙益、瞿式耜等人交好,父喪剛滿復出,正跟隨錢謙益前往湖廣賑災。
而另一位演講者則更是讓在場的觀眾們感到詫異了,因為這一位不僅是一位小娘子,還是一位極為美貌的少女。葉小鸞,年十六,江南名士葉紹袁三女也。
事實上,當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們知道另一位寄出公式的是一名少女之后,曾經集體向皇帝請愿,認為不如隱去葉小鸞的名字,只讓方以智上臺演講。不過在崇禎極力支持下,并親自寫信向葉小鸞進行了邀請,方才讓葉小鸞走上了今天的演講臺。
在她演講的過程中,院士們擔心會有人為難葉小鸞,導致這場數學研討會虎頭蛇尾結束的情形并沒有出現。反而因為葉小鸞清麗的外貌和出色智慧,折服了在場大多數的學生,會場秩序反而比方以智演講時更好一些。
微積分這門學科,在后世大學中雖然只是一門基礎學科,但是畢業多年的蘇長青早就忘記的七七八八了。不過當他成為崇禎后,數學倒是成為了消磨時間的小小樂趣,反倒是開始拾起了被忘卻的一些微積分知識。
不過即便是如此,對于兩人所講述的方程式,朱由檢也只是聽了一個半懂。朱由檢于這一刻不得不承認,科學不是經過無數次的思維鍛煉就能突破的,最終還是要依靠某些天才,才能推動科學的進程的。
由于聽說有一位美貌女子在禮堂內講述高深的數學問題,這導致想要擠入會場的學生們越來越多。為了皇帝的安全,徐光啟不得不匆匆結束了這場數學研討會,朱由檢隨后在校長室內接見了方以智、葉小鸞兩人。
他從徐光啟手中取過了兩個錦盒,轉手交給方以智、葉小鸞后說道:“錦盒內有一張2500銀元的匯票,你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的銀行進行兌換。另外,還有一份皇家科學院的徽章和證書,恭喜你們兩位成為了皇家科學院第489和第490位院士。我希望你們下一步能夠將月球表制定出來,這對于大明很重要。如果你們能夠做到的話,我還有更為優厚的賞賜…”
朱由檢的話還沒有說完,葉小鸞突然鼓足勇氣向他說道:“陛下,我能不能用這份賞賜跟你換一個請求?”
朱由檢楞了下,便笑著說道:“不必退還賞賜,如果你有什么其他要求,能滿足的,朕一定會滿足你。”
葉小鸞看了看房間內的狀況,有些為難的張不開嘴,朱由檢揮手示意其他人向后退了退,葉小鸞才漲紅臉小聲的向崇禎說道:“陛下能不能不讓姐姐入宮,讓姐姐嫁給自己喜歡的意中人?”
一頭霧水的朱由檢下意識的問了一句:“你姐姐是?”
葉小鸞很快的回復道:“我二姐葉紈紈啊,因為陛下的緣故,家里都在為二姐的婚事發愁了。”
完全不明所以的朱由檢思考了半天,也沒想起自己和這個葉紈紈有什么接觸,不過看在眼前這位天才少女的面子上,他干脆的從腰間摘下了一塊盤龍佩玉遞了過去,“你把這塊玉佩交給葉翰林,就說是朕說的,你們姐妹兩人的婚事今后可以自決,不必聽從旁人的要求。誰要是敢強迫你們,朕給你們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