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南京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之一,不僅氣候宜人,周邊山林也正是色彩最為繽紛的時候。只可惜這么好的季節,楊愛卻無法出城游玩,只能待在宅子里練習琴藝,這讓她頗有些不甘心。
不過好在院子內還有一株年代久遠的銀杏樹,滿樹的金黃葉片在微風的吹拂下極為美麗,倒也打消了不少她的出門欲望。不過即便是如此,她的心神也有些飄忽不定了起來,畢竟她也不過才14歲而已,正是最為活潑好動的年紀。
“你這么彈下去,要是讓小姐聽到了,又該責罰你了。”聽到身后傳來的女聲,楊愛不僅不感到害怕,反而驚喜的停下了彈奏說道:“郭姐姐回來了,五香豆給我帶回來了嗎?”
郭秀英一臉寵溺的看著楊愛滿足的吃著自己帶回的五香豆,只有在這個時候,楊愛才像是一個小女孩而不是吳江嶄露頭角的歸家院新秀。
為了尋找自己的妹妹,郭秀英從北京跑到了南方,但是她花光了自己的盤纏也沒能找到妹妹的下落。她千里尋妹的消息被徐佛聽聞后,便接收了快要流落街頭的郭秀英,作為自己的一名使女。
郭秀英雖然相貌平常,但是行程千里,各地的風景人物皆有所聞。特別是她離開京城之前,正是崇禎改革京營,整頓京城風氣的時候,郭秀英對這一段時間的京城故事極為熟悉,她還見過幾次皇帝出行,見過了崇禎的樣貌。
對于南方的士紳豪商來說,這些秘事趣聞正是他們在風月場上最喜歡的談資,郭秀英倒也慢慢在歸家院站住了腳,從普通的使女提升到了管事。自小被許佛收養的養女楊愛,年紀正和郭秀英失蹤的妹妹相仿,這讓郭秀英將對妹妹的思念傾注在了她身上,兩人的關系可謂極為密切。
不過看著楊愛天真無邪的鼓著腮幫子咀嚼五香豆的時候,郭秀英卻又想起了一事,不由擔心的對著楊愛囑咐道:“今晚的晚宴上,你可一定要好好表現一番,切不可如平常那般隨意。”
楊愛吞下了嚼碎的豆子,有些好奇的問道:“為什么?是母親又說了什么么?阮大人究竟宴請了什么客人,讓母親如此心神不寧?”
郭秀英看著她認真的說道:“據說是停留在南京養病的錢閣老,你若是能夠入了他的法眼,吳江周家那邊也有了轉圜的余地。”
聽到郭秀英提起吳江周家,楊愛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她十二歲初登臺,十三歲便在吳江小有聲名,但是之后便被賦閑在家的周道登所看上了。周道登是萬歷二十六年的進士,此時已經快要六十了,而楊愛不過才十三歲,且周道登家中妻妾成群,楊愛自然是不樂意嫁給這個糟老頭子的。
只不過,周道登雖然不入崇禎之眼,連個閣臣都沒到手就被迫致仕回鄉了,但是他資歷深厚,家里又是吳江大族,小小的一間歸家院自然是承受不起這個壓力的。只不過就在徐佛還在猶豫的時候,接到了阮大鋮的邀請,這才讓楊愛暫時躲過了一劫。
但是楊愛也很清楚,當她再回去吳江時,恐怕就再也拖延不下去了。聽到郭秀英的話語后,她也是低頭沉思了起來。
天色漸暗,阮大鋮便登上了自家的畫舫,準備去迎接錢謙益去了。可剛開船不久,天上又開始悄無聲息的落下了水珠,點點滴滴掉在了河面上,濺起了一朵朵的漣漪。這令阮大鋮有些心煩,他站在窗前許久,看著雨水沒有變大的趨勢,才算是松了口氣。
阮大鋮望著窗外的雨絲也是重重的嘆了口氣,崇禎二年他上京時,還是覺得仕途似乎變得順利起來了。可是沒想到首輔黃立極卻并不待見他,認為他在閹黨和東林黨之間玩兩面三刀,根本不能委以重任。
至于皇帝那邊,更感興趣的是他作曲和寫作戲文的才能,似乎并沒打算讓他去做一個正兒八經的官。阮大鋮在京城待久了之后自然頗有抱怨之意,但卻被孫之獬抓住了痛腳,直接將他趕出了京城。之所以孫之獬對他下手,主要還在于阮大鋮想要活動著頂替了他的位置。
離開了京城之后,阮大鋮又發覺了身在京城的好處,但是想要再回去就沒有這么輕松了。因此他才希望能夠同錢謙益搭上關系,為自己返回京城鋪平道路。
這畫舫之上自然還有陪客,一位便是因南京科場案而失意的張溥,一位便是前大同知府馬士英。前者和阮大鋮相識多年,而后者則是阮大鋮返回南京時結交的好友。和阮大鋮一般,這兩人也是極為期待今日同錢謙益一會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句話正好如實描繪了張溥現在的處境。原本如日中天的復社領袖,因為一樁莫須有的科場弊案就翻了船。而之前不過是他身邊陪襯的夏允彝,現在卻成了名滿天下的年輕士人楷模,這種失落感是不足以為外人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