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動了兩艘江湖級、十一艘明級軍艦和十八艘各式輔助船只;英國人出動十一艘船只;西班牙人出動六艘船只;葡萄牙人出動四艘船只;**出動六艘輔助船只,總計48艘船只。
這48艘船只中,真正可以稱為軍艦的,便只有中國的十三艘和英國的三艘,其他的船只不是武裝商船就是舊式的水師戰船,并無多少海上的戰斗力。
當然和他們對戰的巴達維亞,在亞洲區域也沒有多少軍艦,大多船只也還是武裝商船。即便巴達維亞把在亞洲區域的船只都集合起來,也許能在數量上壓倒聯合艦隊,但在戰斗力上依然還是弱于聯合艦隊的,這也是英、西、葡三方愿意加入聯合艦隊的底氣。
在大明海軍參謀本部制定的對荷作戰預案上,東協很快就通過了聯合艦隊的組織架構,并任命大明海軍參謀本部參謀**謀長張燮為聯合艦隊總司令,英國人羅伯特.布萊克和西班牙人瓦德斯作為其副手。
張燮很快就將聯合艦隊分為了三只分艦隊,何昌旗為第一分艦隊司令,羅伯特.布萊克為第二分艦隊司令,瓦德斯為第三分艦隊司令。
經過新組成的聯合艦隊**的一番討論之后,張燮便擬定了整個作戰計劃。
計劃的第一步,何昌旗帶領兩艘江湖級、兩艘明級和兩艘輔助艦只南下,和瓦德斯帶領的西班牙艦隊及澳門的葡萄牙艦隊匯合,同臺灣的大明軍隊一起圍攻大員港,奪取荷蘭人的熱蘭遮城,切斷佐渡島和巴達維亞之間的中繼聯系。
拿下了熱蘭遮城之后,瓦德斯率領第三分艦隊駐扎大員港,而何昌旗帶領其他船只北上濟州島同主力艦隊匯合。
羅伯特.布萊克帶領第二分艦隊巡游于**海峽,張燮帶領第一分艦隊剩余部分駐扎于濟州島,準備攔截北上救援佐渡島的荷蘭艦隊,再派出一小部分船只巡視和圍困佐渡島。
按照參謀本部的判斷,在猝不及防之間,荷蘭人最多也就只能調動臺灣地區的少數艦隊北上,聯合艦隊的第一目標就是要消滅這只從臺灣北上日本的少數艦隊,以削弱巴達維亞的力量。
而第二目標便是明年春夏之前北上攻打大員港或是解救佐渡島的巴達維亞主力艦隊,只有消滅或是擊敗這只艦隊,巴達維亞才失去在東亞地區的機動力量,從而為聯合艦隊進攻巴達維亞創造條件。
就在聯合艦隊**如火如荼的準備著對荷海戰的時候,北京的銀行業者卻正在為一個消息緊張的密謀著。
在經歷了數次小小的市場危機及黃臺吉越來越大的胃口,范永斗終于決定采用老鄉的建議,設立股票市場,并把大明元和金銀一起作為發行后金紙幣的基礎。
黃臺吉雖然在政治上大權獨攬,排擠掉了四大貝勒共治的政治格局。但是他的功績卻并不足以支持他現在的權力,因此他要花費大量的資源去收買八旗的中下階層,以換取他們對于后金軍政體制的變革。
在過去,黃臺吉可以通過劫掠明國的財物來滿足這些八旗將士,從而換取八旗將士對于自己的支持。但是現在么,這條路顯然是走不通了。
雖然黃臺吉極力的鼓勵國內民眾發展生產,但是這些收獲同樣被大多數的八旗親貴納入了口袋,在沒有戰爭的狀況下,這些八旗親貴的勢力即便是黃臺吉也難以動搖。
后金不停的發動對外戰爭,不僅是為了劫掠財物補充國用不足,同時也是整合八旗內部勢力,吐故納新的一個過程。當這個過程被打斷了,想要迫使這些部族奴隸主放棄自己的利益,向著封建王朝前進,就需要黃臺吉施展更高明的政治技巧和花費更多的資源了。
相比起緩慢的農業生產和貿易,印刷紙幣聚斂財富的快捷性,使得黃臺吉明知有問題,也不得不飲鴆止渴了。他寄希望于能夠在爆發問題之前,將國內的體制改革整改到位,到時候總是有辦法可想的。
但是對于范永斗來說,黃臺吉的要求就是要他在萬丈懸崖上走鋼絲繩,掉下懸崖是早晚的事。一旦發覺自己前面是一條斷頭路,范永斗也就再無什么顧忌了,只要能夠多維持一段時間,他也不再去猜疑同鄉給他的建議背后究竟包含著什么目的了。
不過對于大明的銀行家來說,后金的做法無疑就是給他們擺上了一場盛宴,現在他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安全及高效的享用這場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