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琦答應了一聲,便接著念了下去,“海商協會上海分會轉來的消息,此次出訪歐洲準備攜帶的各項貨物,已經全部抵達上海港的貨倉,只待出訪船隊抵達上海即可裝運。
上海分會還準備了一艘商船,請求能夠跟隨此次出訪船隊前往歐洲見識一番。
另外,此前應馬打藍蘇丹國邀請,派往爪哇島替馬打藍蘇丹訓練炮隊的一部官兵,因為馬打藍蘇丹國進攻巴達維亞的失敗,已經撤出了爪哇島。
沈培將這些炮兵官兵撤到渤泥國,準備從此處返回國內時,時任暹羅大使的蘇越聽到消息后卻攔住了他們。
蘇越發回來的奏折中報告,泰國的君主嵩貪王去年病故,因為沒有立下明確的遺囑,導致幾個王子之間發生了宮廷政變。
王長子雖然最后取得了勝利,但是因為這場政變中出現了日本人、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的身影,使得暹羅王都大城府內大戰了一場,燒毀了小半個城市,王都可謂元氣大傷。
日本人在前任暹羅王統治時期深受信任,不但在大城府東南地區建立了規模廣大的日本人町,日本人的首領還得到了暹羅王冊封的官職。
但是在這一次的宮廷政變中,日本人站到了現任暹羅王的弟弟一邊,差一點就把現任暹羅王給抓起來了。
逃脫了一劫,且登上了王位的巴塞通王,登基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驅逐了所有日本人,并拆毀了日本人町。
至于英國人和葡萄牙人,巴塞通王驅離了勢力較為弱小的英國人,對于葡萄牙人則只趕走了參與叛亂的幾位商人。
剛剛登基的巴塞通王日子也不是很好過,暹羅王國的西面和北面是世仇緬甸王國,南方是總是想要從暹羅獨立出去的北大年**。
東面則是從緬甸王國手中獨立不久的瀾滄王國,倒是可以算是暹羅王國對抗緬甸王國的盟友。東南面的柬埔寨正處于衰落時期,被暹羅和越南兩國不斷蠶食。
陸地上,暹羅王國還能自保,但是在海上,暹羅王國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而大城府處于湄南河的下游,對于海上的防御尤為吃力。
所以巴塞通王登基之后,便大力扶持國內的華人,不但給予了他們不少特權,還把暹羅王國的海外貿易完全交給了華人。巴塞通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迫使日本和歐洲等國的商人有所忌憚,不會切斷暹羅王國的海外貿易航線。
原本巴塞通王登基之后,便已經開始準備一次向大明朝貢的活動,以向大明天子昭告暹羅王的更替。這也是向國內民眾宣告,巴塞通王統治的正統地位。
作為大明使節的蘇越的到來,讓巴塞通王可以說是喜出望外,他借助蘇越大明使臣的身份,很快安定了國內因為政變而引起的人心動蕩。
之后他也同意了,蘇越帶去的建立暹羅-中國大米貿易航線的計劃。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夠向大明購買大炮,以防備歐洲人從海上的威脅。
因此蘇越攔截了這批軍官,并請求皇帝能夠運輸一些大炮前往暹羅,并準許這些軍官替巴塞通王培養一批炮手。”
朱由檢只是思考了片刻,便對著呂琦說道:“轉給軍器監,讓他們安排火炮的生產。另外,從陸軍軍官學校派遣幾名新教官過去,替換一半的人手回來。
他們協助馬打藍蘇丹攻打巴達維亞的經歷,同樣要作出一個總結報告,在陸軍和學校內部進行通報。還有,荷蘭人是怎么贏的?報告里面有說到么?”
呂琦低頭掃視了一眼,才回道:“詳細的作戰經歷,他們還在總結,大約會由下一次回國的船只帶回。
不過這里他們只說了兩點,我們所帶去的火炮在戰場上沒有出現質量問題,但是爪哇島的地形不適合笨重的加農炮,似乎更輕便一些的榴彈炮要適合的多。
在這些火炮的協助下,馬打藍蘇丹的軍隊拔除了通往巴達維亞的數個荷蘭人據點,一直打到了巴達維亞城下。
但是巴達維亞附近的沼澤地無法擺開火炮陣地,而馬打藍蘇丹國的將領們想要獨自占有攻下巴達維亞的功勞,因此拒絕了派人協助修建火炮陣地。
馬打藍軍攻城三日接連受挫,才開始急急忙忙的修建起讓火炮通過沼澤的通道。但是,荷蘭人已經偵查到了這個情報,在半路上伏擊了運送火炮的隊伍。
為了不讓這些火炮資助敵人,炮兵官兵們堵塞了大炮的火門之后,便匆匆撤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