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不能將別人當成傻子,以為弄上一些金銀財物收買一些上層人士,就能將這些蒙古人騙上戰場當炮灰了。也不要把別人當賊一樣的防備起來,你把他們當成了賊,難道還能指望他們替你出生入死?
不管是同右翼三萬戶、關門36部,還是和察哈爾人打交道,我們要將他們當成自己人來看待。什么是自己人,生活上因為習慣不同爆發的沖突可以容忍教育;但是在關于民族團結的是非問題上,我們決不能有半分動搖。
草原上蒙古各部的生活習慣之所以同我關內平民的生活習慣相差甚遠,這是因為雙方生活條件上的差異所造成的。對于那些不衛生、不科學、損壞蒙古民眾身體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要慢慢教導予以改正,使得他們向我們的標準靠攏。
而那些純粹是民族文化差異導致的生活習慣,則我們應當予以尊重。如此一來,我們才能讓關內的百姓同草原上的蒙古人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一個整體。
但是對于那些借助宣揚宗教或是黃**脈為由,想要把蒙古人居住的地域從大明分裂出去的思想和主導者,我們就應當堅定的同他們做斗爭,只要他們一日不放棄錯誤的想法,我們就一日不放棄斗爭,最終從精神到肉體上去消滅這種分裂主義。
所以你們回去之后,不是在察哈爾部騎兵同關門36部人馬的耳邊慫恿雙方繼續對抗下去,而是應當去安撫他們,了解他們,最終讓這些蒙古人放下成見,同我們團結起來一起對抗后金…”
用繃帶吊著一只左手的貴英恰同部下走進巡撫衙門時,正好看到36部幾位小首領同被俘的科爾沁部幾位小首領正在門房內等候傳召。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大約也就是指這種時刻了,知道貴英恰帶隊抄了幾個小部族后,這些36部的蒙古人就格外的痛恨。
而看到了科爾沁部人馬在場的貴英恰等人臉色也不好看,沒有這個投靠了后金的察哈爾部**,他們也不用背井離鄉西遷河套,去同右翼三萬戶締結仇恨了。
隨后抵達的順義王卜石兔等右翼蒙古首領,干脆就站在了門外看著,門房里劍拔弩張的一幕。不過好歹這些人還知道,這里現在是皇帝的行宮,他們要是大打出手便是在削崇禎的面子,因此誰也不敢第一個出手,只是在嘴上罵罵咧咧的諷刺對方。
當他們被皇帝召入巡撫后衙的花園內時,臉上敵視對方的神情都還沒有正式退去。四五十名蒙古人在穿過了一道長長的甬道后,便來到了一處后花園。雖然因為季節的關系,園內除了幾株臘梅含苞待放之外,其他樹木都已經掉光了樹葉,耷拉著枝條,看上去顯得死氣沉沉的。
在花園內一座小軒前的空地上,數十座桌椅已經擺放整齊,在桌椅的后方還有錦障遮擋寒風,每張桌椅的邊上還有一座小火爐用來燙酒取暖。
這些蒙古人看著這些擺下的桌椅,頓時心情大好。畢竟能夠得到明國皇帝親自賜食的機會可不多,他們自覺受到了崇禎的重視。
幾位頗有聲望的蒙古首領自然不會在外用餐,而是被迎進了小軒,陪同皇帝一起用食。
貴英恰進入小軒之后,便以蒙古禮節向上首就坐的崇禎行禮致意。
朱由檢微微起身,伸出雙手虛虛上抬說道:“貴宰生、順義王不必多禮,其他人也都免禮吧。”
崇禎親自設宴招待蒙古諸部首領,在酒過三巡之后,終于讓這些原本各自怒目相向的蒙古首領們松懈了下來。
看著眾人的神情都緩和了下來,朱由檢這才停杯說道:“今日朕設宴宴請諸位首領,一來是酬謝各位出兵援助我大明,不管是察哈爾部、順義王、36部,都替我大明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當然,其中最為出色的莫過于察哈爾部的貴宰生,手刃七人之外,還俘獲了人馬數百,不愧是蒙古的巴特爾啊。”
原本就喝的有些醉意的貴英恰,聽到了崇禎對于自己的贊譽之后,對于崇禎頓時大起好感。雖然他是林丹汗最信任的親信,但是自比成吉思汗的林丹汗,從不認為蒙古人中還有比肩自己的英雄。
即便貴英恰是他最信任的妹夫兼小舅子,他也不愿意同貴英恰分享自己的榮譽。因此貴英恰在察哈爾部擁有權力和地位,但是未曾擁有過什么榮譽。
察哈爾部的諾顏和部眾們,也不過是將他視為了林丹汗的親信來畏懼,而不是什么巴特爾來尊敬。能夠意外的從崇禎這里獲得認可,貴英恰自然變得喜笑顏開了起來。
朱由檢隨即醉意熏熏的對著身邊的侍衛說道:“去將朕的金杯拿來,朕今日要親自給蒙古第一勇士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