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冉閔下令讓鄴城一笑傾國,根據鸞衛軍在莒縣的戰斗事跡改編成舞臺劇,并承諾只要演好了,就有重賞。
一笑傾國是冉明建立的娛樂組織,第一家以賣藝不賣身的青樓。特別是像《梁祝》《白狐》等后世知名故事,被冉明剽竊在這個時代,成為他斂財的工具。對于這場舞臺劇,一笑傾國自認為沒有太多的難度。
次日,一笑傾國向冉閔回復,劇本已經準備好了,三百余名樂姬,隨時可以演出。
冉閔一聽這個消息,非常開心,就命令在一笑傾國在朱雀大街上搭架舞臺,舉行露天演出。鄴城無論文武官員,必須盡數到場觀看演出,這屬于政治任務。同時,演出向百姓免費開放。
由于古代并沒有什么娛樂節目,這場演出對鄴城百姓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賞賜。一笑傾國是鄴城最著名的消金窟,一般人還真去不起。免費演出,吸引了無數鄴城百姓,演出當晚,整個朱雀大街那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人潮洶涌。
隨著一首冉明從后世剽竊的《十面埋伏》響起,占地超過三千平方的舞臺頓時陷入一陣黑暗。
不一會兒,無數燭火響起,把整個舞臺照得如同白晝。
舞臺上這時出現了一座道具城墻,城門樓上寫著“莒縣”,而城下則是一隊隊衣甲鮮明的晉軍軍隊,長槍如林,刀出如山,整齊的隊形,攻城車,巢車、攻城云梯等一應俱全。城墻上出現一個身穿綠袍的文官,面對殺氣騰騰的晉軍,他臉上出現了細細的汗水。
事實上,這支晉軍部隊并不是普通的演員,而是魏國禁衛軍。再出色的演員也無法演出鐵血軍隊身上的那種氣勢。
晉軍將領出列喝道:“降,免死,不降,全城無視軍紀三天!”
冉閔在貴賓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下面無數百姓拳頭都攥得緊緊的,他們臉上露出赤色的紅潮。人們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
演員扮演的文官當然是虞耿,這時,“虞耿”挺起胸膛,高喝道:“耿生為魏臣,死亦為魏鬼,大魏只有守土殉國的將士,沒有怕死投降的懦夫!”
接著,無數演員跟著虞耿喝道:“誓與莒縣共存亡。”
就在這時,劉群無意間回頭,突然發現,冉閔竟然滿臉淚水。
“陛下!”劉群也不知道怎么說了。冉閔拂去淚水,正色道:“無他,觸景生情罷了!”
為什么會流淚,冉閔其實也說不上來。自從建立大魏以來,他帶著魏國軍民打了無數次的惡仗,親眼目睹了無數次的將士和軍民倒在冉閔面前,那種豪邁,那種悲憤,讓冉閔難以釋懷。
就在這時,舞臺上按照莒縣的正常戰斗那樣演出,晉軍攻打莒縣,莒縣守軍節節敗退,形勢笈笈可危。就在這時,鸞衛軍女兵出現了,她們在王芷蕾的帶領下,向數倍的晉軍發起進攻。
面對數倍之敵,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晉軍士卒發起了進攻。
箭如雨下,鸞衛女兵的鮮血噴灑整個舞臺,這個情景非常震撼。血是自然真血,當然不是人血,而是雞血。那些演員身上裝著用羊膀胱做成了血囊。在后世電影中,這幾乎是小兒科,可是在這個時代,則屬于劃時代的創新。
非常血腥,非常具有視覺震撼。
“死戰!”一陣陣歇斯底里的吶喊,一個個悍不畏死,奮勇直前的身影,鸞衛女兵的將軍王芷蕾倒下了,可是她們并沒有停止攻擊,而是繼續向數倍之敵,發起如同飛蛾投火般的自殺式攻擊。
終于,鸞衛女兵以超過八成的陣亡率,擊敗了晉軍。
然而,冉閔也沒有料到,就在演出既將結束時,場上出現了亂子,一個年僅十余歲的男孩,像瘋了一樣,沖上舞臺。他手中沒有武器,沖那些晉軍吼道:“我跟你們拼了!”
或許是男孩血性,感染了所有的人,越來越多的人們,沖上舞臺,沖上那些晉軍將士。
最后,冉閔不得不動用禁衛軍,這才制止了百姓們的騷動。
這個名叫《巾幗英雄》的舞臺劇,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鸞衛軍的編制,僅僅一天就報滿了。
鄴城豐樂渡,差不多相當于長安的霸橋,這天,太子冉智帶著數百名文武官員以及數萬名百姓,等候膠東軍以及平北軍團的榮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