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道:“明兒,你很不錯,這幾條諫議很得朕心,朕很是喜歡!”
冉明道:“兒臣愧不敢當!”
“有功就要賞,有過必罰!”冉閔道:“朕嘉你諫有功,改膠東王為秦王!”
秦州泰始五年,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鎮冀城。太康三年,罷秦州,并雍州。七年,復立,鎮上邽。
冉明并沒有因為改封秦王而心喜,相反他倒是憂心重重。別看秦州有七郡之多,而且地盤夠大。可是那是什么地方,別說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就算是后世,這也是鳥不拉屎的鬼地方。經過連年的戰亂,漢弱胡強,秦州七郡的百姓,比中原更慘。恐怕連十室九空都沒有。這才是千里真正的不毛之地。
而且,冉明在膠東國,青州的影響力日漸增大,大到幾乎是自成一國,國中之國的趨勢。而且青州的經濟異常繁榮,以一個州的之地,占據了魏國四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近半的稅,這讓冉閔感到了威脅。他也坐不住了,必須有所動作。
其實,冉閔手段也非常高明。別看他給了冉明一州七郡之地,光從地盤面積上,版圖比膠東國大了不止十倍,可是整個秦州的人口,也不過五六十萬人。這五六十萬人其中過半是胡人。至于經濟,根本沒有辦法相提并論。
果然十二月中旬,魏國大朝會時,冉閔提出了魏國五年計劃這個概念,然后規定每隔五年,五年就會更新一次五年計劃,國家根據這個方向,進行努力奮半。
五年計劃并不算高明,在后世就連中學生也知道的。可是在這個時代,朝堂上的諸位大臣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理念。冉閔的五年計劃綱要還沒有提出,朝堂上的大臣們議論聲就響成一片。
中書令劉群道:“陛下,此舉甚妙!”
崔悅也適時的拍了冉閔的一個馬屁:“這五年計劃不僅妙,而且妙不可!”
冉閔道:“第一個五年計劃,朕感覺我們大魏應該從五個方向著手。第一,整軍備戰,爭取在未來五年內,完成統一天下大業。”
統一天下提上日程。僅僅定下這個目標時,就讓滿朝文武歡呼雀躍。
“第二點就是胡漢一家親,共建太平盛世。制定大魏律法,禁止歧視胡人,鼓勵漢胡通婚,胡人可以像漢人一樣,可以從政,亦可從軍。前提條件是,必須服從朝廷管理。不服教化,堅決打擊,毫不留情。第三點,就是編戶齊民,重農興農,薄徭役,輕賦稅,以德化百姓。廢除酷刑,除十惡不赦之外,一律不施以死刑。但凡魏國的囚犯,改坐牢為勞動改造。這點自然是出自冉明的意見。第四點,則是晉國奢侈誤國,前車之鑒,全國上下,要杜絕奢華之風,崇尚儉樸。冉閔還在宣布,魏國從此以后不修一座行宮,皇帝出行,一律住行軍軍帳。減少鋪張浪費。但是從皇室節儉的開始,卻提高官員待遇問題,除了增加官員一成至三成的俸祿之外,還首先提出了工作餐制度。
這點靈感來源自冉明在后世職工大食堂,只要是大規模的食堂,其實也是節約的一種方式。七品至九品官員,免費食用四菜一湯,兩葷兩素。四至六品,六菜兩湯,四葷兩素。三品以上,八菜四湯。葷素自便。
第五點,就是面向全國,招賢納士。
冉閔又非常謙虛的道:“朕只是擁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具體如何制定,還需要朝廷諸位臣工商議妥當,再制定出來。作為我們大魏日后的工作方向。朕的目標是,我們大魏在未來五年,要做到編戶一百五十萬戶,開墾耕地萬傾,糧食產出突破三千萬石。每年每戶擁有可支配糧食三十石。鋼鐵生產再翻三倍,達到兩千萬斤。水泥產量翻五倍,達到年產量八百萬袋。全面開采煤炭,替換木材燃燒。高速公路再修建一千六百里,連通不其至鄴城、鄴城至洛陽、洛陽至長安的公路建設!”
在這個五年計劃提出以后,朝廷大臣們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認真的推敲著冉閔計劃的可行性。
像農田,產量這都還好辦。可是人口卻非常為難,必竟五年的時間內,要想增加百萬人口非常困難的。劉群剛剛想反駁冉閔的這個計劃,突然看到崔悅悄悄替給他一張字條。這是用炭筆所寫的,上面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蔭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