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出手
冉閔若想讓世族豪強依附他,就必須能帶來世族豪強足夠的利益,如果冉閔不能帶給他們的利益,或者采取黃巢或后世太祖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動了世族的利益,那些世族就會翻臉無情。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大部分都是敗在地主武裝的手中,可見他們的力量非同一般。
在這個朝代,無論任何統治者,根本無法離開世族豪強支持,依靠泥腿子出身的百姓,恐怕一萬個人里也找不出一個識字的人。指望他們幫忙打天下可以,可是要治理天下,根本行不通。官員若不識字,政令根本無法通行。況且由于閱歷、見識的在原故,這些人根本無法治理地方!在沒有科舉制度之前,要想抑制世族,非常困難。冉明在沒有足夠的實力時,他根本無法挑戰世族的權威。想借助依附的世族吧,可是作為后來人,冉明卻清楚的知道,世族偏偏沒有一個好東西,這些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墻頭草,風往哪刮,他們往哪里倒。根本不值得托付。
從五胡亂華的神州第一次沉淪到后來的金滅北宋。元滅南宋,以及最后的滿清入關,還有抗日戰爭時期,可以說,世族門閥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巨大,簡直是功不可沒。深知這一點的冉明,從內心里已經對世族判處了死刑。
冉明的第一步就是先籌建學堂。籌建學堂不難,招收寒門貧家子弟入學也不難,把一個平庸的人培養成一個德才兼備的干才其實只需要十數年的功夫,也不算太難。
最難的是錢的問題。建筑校舍要錢、購置教具文案、準備筆、墨、紙硯、也需要錢,請老師也需要錢、當然,那些吃不起飯的貧困學生,也需要用錢來養活。
一文錢可以難倒英雄漢。冉明缺少的可不是一文錢,而是一個天文數字。進入學堂,那些衣衫不整學子肯定要發放服裝每人至少兩夏兩冬四套衣服,四套衣服按照市場價值并不算高,大概需要八百錢至一千錢,冉明準備招收五百人。這需要四十萬至五十萬錢。
再說吃的費用,糧食一石兩千四百錢,一個貧苦人家孩童飯量可不算小,一年也需要吃掉至少三石糧食,五百人就需要一千五百石,當然這是魏國的未來,祖國的花朵,冉明不能讓他們光吃飯,還要有菜,有營養,加上肉食。光吃一項開支,一年就需要七百萬錢,黃金可以兌換一萬錢左右,哪怕是用黃金支付,其他雜七雜八的支出,至少也需要一千金黃金。
況且冉明還打算把他的粘桿處送來一起學習文化知識,這樣算起來,一年的開支在一千五百金左右。
別說是拮據的魏國財政,就算換成晉朝,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如果是冉閔的話,冉閔肯定對籌辦學堂的巨大財政壓力給嚇退。
不過,冉明作為后世的**,一個從小混混白手起家,創造一個資產數十億的大型商業集團冉明,冉明一點也不擔心!
他開始籌備資金!對于別人來人應該相當困難,可是對于冉明來說,根本不成問題。利用自身有利的資源,加以利用,創造財富的辦法,是冉明的強項!
一百個宮娥,其中不擅長歌舞樂器的僅為多不多的渺渺幾人。冉明招集剩余的九十余名宮娥,九十多個年輕女子一起從后院中的各個房間中涌了出來。圍著冉明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冉明摸了摸鼻子,這怎么好像是老鴇給妓女訓話?
不過冉明在鄴城不光要幫助冉明穩住世族,還有一點是要韜光隱晦。不過,冉明身在百花叢中,感覺到周圍那些美麗的俏宮娥撩人的眼神,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冉明伸手制止眾宮娥的私語,然后咳嗽一聲道:“吾寫了一首小詞,想找人唱出來,不知道你們中間誰會唱詞?”
這九十多個宮娥幾乎人人都說自己會唱。
冉明也不客氣,用他那略帶稚嫩的聲音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首《雁丘詞》提前問世!
這時,宮娥人群中有一個俏臉如玉,神態嫻雅、微笑之下又帶幾分嫵媚的宮娥手里提著一把嵇琴,嵇琴所傳是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所制,其實說穿了也就是后世的二胡原型!是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這名宮娥記憶力非常好,才智也過人。
她居然可以聽一遍就記住的雁丘詞,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居然現場就為這首詞普出了詞曲!
只見她左手手指靈活跳動,右手拉動琴弓,那哀傷動聽,直入人心靈的二胡獨有的曲調緩緩傳出。
嵇琴在她的手下,如同有了生命一般,頓弓、跳弓、顫弓、拋弓,在那嵇琴聲聲中,就像是空中傳來陣陣大雁哀鳴。她接著緩緩唱出完整的雁丘詞,在她的歌聲里,仿佛讓人眼前出現一對大雁生死不離的凄美感人的畫面。
漸漸的聲音低沉了下去,在場的宮娥們早已哭泣一片。
冉明倒是沒有感慨,必竟他習慣了這首詞。對于這個宮娥,冉明實在難以用語來形容,他此時太激動了,這是一個人才啊,極品人才,光依靠她這一手現場隨時譜曲的本領,就連后世的鬼才歌星張帝也比不上啊!鬼才歌星張帝把現場問題,編成歌詞唱出來,其實也就是一個押運的分配問題,只要熟悉掌握這個技巧,很多人都可以做出來,但是現場把一首陌生的詞直接完成譜曲,恐怕后世當世一線音樂人也無法做到!
冉明走到這名宮娥面前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家名叫雪奴!”
冉明很意外,這個時代女人沒有名字不奇怪,奇怪的是她居然沒有姓。冉明問道:“你姓什么?”
“奴不知!”